我市建設“希望小屋” 惠及困境兒童686人
為推動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給困境兒童及時送去黨和政府的關愛和溫暖,共青團泰安市委積極打造“希望小屋”兒童關愛項目工作品牌,把“希望小屋”項目作為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希望小屋”683間,惠及困境兒童686人。
團市委堅持用“三個作為”理念推動項目建設,即把“希望小屋”項目作為標桿項目統籌推進,作為服務困境兒童的重點項目抓實抓好,作為彰顯共青團工作理念和作風的品牌項目持續跟進,確保“希望小屋”落實見效。今年3月,“希望小屋”項目榮獲泰安市“最具影響力慈善項目”。5月,該項目被市委、市政府納入“泰匯救”社會綜合救助體系教育類救助項目。6月,該項目被市婦聯列為“2022年為婦女兒童辦實事項目”。
團市委要求全市各級團組織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如期完成今年的待建任務,著力在精準摸排、宣傳動員、聚力募資、建管結合各環節上下足功夫;動員全市各級團組織聯合青年社會組織和青年志愿者逐戶實地調查,科學確定幫扶對象,做到應幫盡幫。此外,全市各級團組織在市級新聞發布平臺、微信矩陣和新媒體平臺進行線上宣傳,多次召開“希望小屋”青聯推介會、青企協推介會、新興領域青年推介會等,引導全市各級團員青年、愛心企業、社會組織、志愿者隊伍等參與到項目之中;利用線上線下多種渠道多種形式進行募資,努力拓展資金來源,兩年來全市線上線下籌資(含認捐折合金額)超過870萬元;堅持問題導向,與縣(市、區)、功能區共同把握好程序管控、檢測驗收、檔案管理和人文關懷等重點環節,確保“希望小屋”正常管護使用。
為提升志愿服務水平,團市委要求各級團組織組建“希望小屋”志愿服務隊伍,開展好日常陪伴、課業輔導、心理關愛等志愿服務,形成常態化服務機制,持續關注困境兒童的習慣養成、精神煥新,切實提升工作實效;努力將“希望小屋”作為團組織、團屬青年組織、各類青年群體的共有公益項目、共同情感紐帶、共享公益成果,持續抓實抓好,切實加強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池彥明】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