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跨時空的相見 16位烈士畫像交到親屬手中
手捧父親畫像,辛延梅嗚咽出聲。雖然與為共和國解放事業(yè)英勇犧牲的父親“素未謀面”,但她對父親的懷念,卻在76年的時間里從未間斷。
1946年,父親辛潤石在大汶口戰(zhàn)役中犧牲,當(dāng)時的辛延梅才僅僅出生三天。得知這一噩耗,正在坐月子的母親滿頭的頭發(fā)都掉光了,從那以后,父親成了家里不敢回憶的傷痛。辛潤石烈士犧牲了,卻沒有給家人留下一絲可做念想的遺物,對于辛延梅來說,從沒見過父親,是她心中一直的遺憾。“這是我們盼望已久的事情。”時隔76年,辛延梅捧著父親的畫像反復(fù)摩挲。
29日上午,泰安革命烈士陵園金牛山墓區(qū)紀念廣場見證了這場跨時空的相見。與辛延梅一道接過畫像的,還有15位烈士的家屬,再次見到親人的面龐,他們眼里都浸著淚花。
泰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泰汶大地上,無數(shù)英雄不屈不撓、前仆后繼,先后涌現(xiàn)出15000余位烈士。今年3月份,全市部署開展了“致敬英雄:為烈士尋親,給英雄畫像,講英烈故事”行動,為幫英烈尋找親人,讓英靈魂歸故鄉(xiāng),組織了9支志愿隊伍、2萬余名志愿者,為24位有名烈士找到尋親線索,通過DNA比對,為4位無名烈士,成功確定身份,實現(xiàn)從“無名”變“有名”。同時組建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xué)、山東服裝學(xué)院2支志愿隊伍、12位志愿畫師,以精湛技藝讓17位英雄烈士形象從模糊變清晰,并開設(shè)“豐碑”欄目,展播英烈故事102期,讓英烈故事入腦入心。
飽含對革命先烈的無比崇敬和懷念之情,全市將持續(xù)開展“致敬英雄”行動,進一步做好尋親工作,深入開展畫像工作,精心講好英烈故事,將“熱愛祖國、忠于人民、無私奉獻、敢于犧牲”的烈士精神轉(zhuǎn)化為登高望遠、奮力爭先,全面開創(chuàng)新時代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市建設(shè)新局面的實際行動,告慰長眠于這方熱土的革命先烈。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李皓若】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lián)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