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匯聚 情暖患兒——記泰安市中心醫院兒童重癥監護病房副護士長張秀珍
她,笑靨如花,和藹可親,用真誠的愛心和強烈的責任心給患兒帶來溫暖和希望;
她,兢兢業業,樂于奉獻,用辛勤的汗水和堅實的付出詮釋白衣天使的使命和擔當;
她,就是泰安市中心醫院兒童重癥監護病房副護士長張秀珍。19年來,張秀珍一直堅守在兒科臨床一線,秉承南丁格爾誓言,以非凡的熱情、堅定的信念、高度的責任感守護著患兒的健康和安全。
堅定護理信念 提升工作能力
信念,是動力之源,也是指路明燈。
自2003年進入泰安市中心醫院,張秀珍先后在普通兒科、兒童重癥監護病房從事護理工作,逐步成長為一名兒科護理尖兵。“參加工作以來,我在普通兒科工作了7年,在兒童重癥監護病房已工作了12年。時間久了,我對兒科護理工作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張秀珍表示,患兒家長要求高、護理工作難度大等都給兒科護理人員提出了很高要求,“只有懷揣濃濃的熱愛和堅定的信念,才能心無旁騖干好工作,肩負起神圣職責。”張秀珍說。
由于患兒的特殊性(年齡小、不能清楚表達個人病情),兒科往往被稱為“啞科”,醫護人員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責任。特別是在兒童重癥監護病房,由于患兒家屬不能陪護,照顧患兒、關心患兒的重任就落到了護理人員身上。工作中,張秀珍和同事們不怕苦、不怕累,用無微不至的付出呵護著每一名患兒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張秀珍深知,要想真正肩負起照顧患兒的如山重任,唯有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養和技術能力。為此,她依托泰安市中心醫院提供的廣闊平臺,腳踏實地,謙虛好學,確保跟上學科發展需求。舉例來說,兒童血管穿刺困難,尤其是頭皮靜脈穿刺,不僅需要操作人員具備很強的技術能力,還要求操作人員具備較強的心理素質。為熟練掌握這一技術,張秀珍一方面向高年資護理前輩請教,另一方面查閱各種資料,并積極將理論應用于實踐,逐步提升穿刺水平,最終成為頭皮靜脈穿刺方面的專家。
2010年,為健全學科體系,更好地為患者服務,泰安市中心醫院成立了兒童重癥監護病房。張秀珍按照醫院安排,先后奔赴北京兒童醫院、濟南兒童醫院以及山東省立醫院、齊魯醫院等知名醫療機構學習氣管內鏡、血液凈化等技術。回到醫院后,張秀珍積極將學到的知識、理念和技術應用到臨床中,并結合在臨床中遇到的新問題,補充知識、化解難題。最終,通過前輩的悉心指導和自身的不斷努力,張秀珍的業務素養顯著提升。
用愛指引方向 肩負更多責任
愛心所在,責任使然。
由于兒童重癥監護病房收治的患兒以急危重癥為主,多數患兒病情危重且變數大,因此醫護人員必須時刻做好“迎戰”準備。
某天晚上11點多,張秀珍正準備休息時接到了值班人員打來的電話,得知病房收治了一名因異物而窒息的患兒,需要馬上實施氣管鏡手術。“我馬上到!”放下電話,張秀珍安撫好孩子,隨即趕往醫院。手術過程中,張秀珍和同事克服困難、精細操作,成功將異物取出,讓患兒脫離了生命危險。張秀珍回到家時,已是第二天凌晨2點多。
在張秀珍看來,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兒科護士,首先要有愛心,其次要有過硬的技術,再者要善于培訓新人。“只有付出愛心,才能收獲幸福”,近二十年來,張秀珍在兒科護理崗位上付出了很多汗水,也獲得了很多感動,“每當看到孩子們健康出院,每當聽到孩子們說‘謝謝’,我就感覺一切付出都值得。”張秀珍說。
在做好臨床服務工作的同時,張秀珍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通過帶教提高新入職護理人員能力。2021年,兒童重癥監護病房新入職6名護理人員,為讓她們熟練掌握血液灌流技術,張秀珍和帶教老師密切配合,手把手指導。對于新職工來說,血液灌流技術難度大、過程復雜,她們既需要掌握豐富的理論知識,也要掌握動手能力,還要具備處理報警能力。在帶教過程中,張秀珍和帶教老師抓住每一次機會,積極傳授技能和經驗,并且創新了學習流程,顯著提高了效果。
“為了患兒的安全,為了家庭的幸福,我將全力奔跑。”張秀珍表示,她將用優良的服務、貼心的關懷,為萬千家庭的團圓美滿默默奮斗。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張偉 通訊員 董曉婷】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