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綠水青山 繪就生態畫卷
從歷史上的“不毛之地”變成如今的人工“綠海”,山上從1000多棵樹到現在1000多萬棵樹、森林覆蓋率達到87.8%、活力木蓄積量64.9萬立方米……自1956年徂徠山林場建場以來,林場干部職工展開植樹護綠接力,一代代林場職工肩扛手提,創造了荒山變綠的造林奇跡。
△飛防作業保障森林生態安全
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征程。植綠添新彩,今年以來,徂徠山林場扎實開展植綠護綠行動,栽種幼苗24.5萬株,森林資源總體呈現數量持續增加、質量穩步提高、功能不斷增強的發展態勢。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資料圖)
千余株古樹名木,傲然挺立、卓然多姿,見證著徂徠山林場造林工人愛綠護綠的質樸初心。林場將龍鳳松、銀杏樹等千年古樹列為重點保護樹木,選派專人進行24小時的特級“護理”,每日觀察樹皮、梢頭、枝丫、冠頂,定期除蟲噴藥,確保古樹名木遒勁有力,枝繁葉茂。
△名木古樹專人護理
△生態紅線標示牌、界樁巡查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保護林場生態,筑牢綠色底色。徂徠山林場組建了一支100余人的部分季節性護林員隊伍,健全了與周邊5個防火重點鄉鎮“統一領導、相互配合、齊抓共管”的聯防聯控機制,筑牢林場外圍防火墻。建成“引水上山”一期工程,實施“天眼護山”工程,建設高點監控50個,卡口監控157個。聚力有害生物防治,做好監測預防工作。徂徠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及周邊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試點工作,共安裝生態紅線標示牌25個,生態紅線界樁525個。徂徠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進一步明確了保護區的范圍和分區,核定與勘界立標,共設立大型標示牌12塊,界樁330個。
△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新納入范圍的林場已完成植樹造林工程
樹是歲月的見證,記錄著人與自然的故事。如今,徂徠山突兀峻拔,峰巒嵯峨,林木壯實挺拔,枝繁葉茂,植物、鳥類、獸類、名貴藥材繁多。徂徠山林場被評為山東省第二大國有林場、國家森林公園、泰山世界地質公園徂徠山園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首批森林氧吧、全國首批森林經營示范林場、全國國有林場改革試點單位、全國木材戰略儲備林項目基地。
△診斷病蟲害
森林對國家生態安全具有基礎性、戰略性作用,林草興則生態興。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我市林場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鍥而不舍、久久為功,在泰汶大地上保護好森林資源,為人民群眾提供優美的生態環境、優良的生態產品、優質的生態服務,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應有貢獻。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徐文莉 攝影記者 隋翔】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