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創新引領走在前 聚力實現新突破】一滴頁巖油的科技創新之路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1日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時指出,石油能源建設對我們國家意義重大,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要發展實體經濟,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近年來,勝利油田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實現頁巖油勘探開發的重大突破,緊緊端牢能源“飯碗”。
在勝利油田牛頁一區,石油工人正在進行鉆井平臺的建設,今年底將正式建成投產。中國石化勝利油田現河采油廠副廠長張戈說:“牛莊洼陷整的地質儲量有5.3億噸,目前部署了20口頁巖油開發的水平井,預計年產能在20萬噸?!?/p>
頁巖就像千層酥,而頁巖油就好比千層酥中的黃油和糖粉,蘊藏在這一層層的巖石中。中國石化勝利油田高級專家杜玉山說:“勘探開發了六十年了,常規油藏的勘探程度達到了百分之七八十。頁巖油資源規模比較大,是老油田下一步增儲上產的一個重要的戰略接替陣地?!?/p>
然而,勝利油田頁巖油埋藏深、密度大、流動性差,開采難度極大,要實現商業開發更是一個世界級難題。
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副總經理楊勇說:“在一個頭發絲這么細的寬度里面有三個顆粒,它中間就有一個孔隙。這個孔隙的寬度就是3個微米,而且我們的油又很稠。要想讓它流動起來,就需要技術的攻關和突破。”
起初,勝利油田打算與美國的石油公司聯合進行技術攻關。但國外專家考察后,當場潑了一盆冷水:不具備商業開發價值。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首席專家李軍亮說:“他們也用了當時北美最先進的壓裂工藝,評價完之后,認為濟陽頁巖油是沒有勘探價值的。”
創新求突破,勝利油田決定自主攻關。他們拿出5000多萬元,采集2000多米的巖石樣本,通過研究地質構造摸清頁巖油的生成規律,并嘗試商業化開采。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首席專家李軍亮說:“從2011年開始就部署了渤頁平1等三口專探井進行壓裂測試,這三口井獲得了低產,效果不是很理想。”
在多次失敗中,他們找到了產油少的癥結:頁巖的裂縫單一,頁巖油流動不起來。經過反復試驗,他們摸索出一種新的壓裂工藝:加大壓裂液的使用量,增加裂縫;同時將成本低、硬度高、極細小的石英砂注入其中,撐起裂縫。
中國石化勝利油田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曹嫣鑌說:“形象地說,就是汽車的這種防爆玻璃和我們普通玻璃的概念。普通玻璃我們一打碎的話,它會形成一個裂縫,迅速的沿著裂縫延展出去。而我們汽車的防爆玻璃我們打破之后,它會形成一個個細小的這種碎的一個裂縫,而不是一條主裂縫延伸出去?!?/p>
無數條裂縫形成一張“縫網”,打開了石油流通的堵點。勝利油田獨創的這種“縫網壓裂”技術,一舉攻克了頁巖油開采難題,使單井日均產量從不到10噸提高到100多噸,開采成本從70美元每桶降到50美元每桶,初步具備了規模效益。今年,勝利油田將建成頁巖油10萬噸年生產能力,在“十四五”末建成百萬噸的年生產能力,為長期持續穩產,提供資源接替陣地。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