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城大家談丨花園社區:社區治理精準高效 社區“顏值”更加靚麗
岱廟街道花園社區是上世紀80年代泰城開發最早的社區,2008年之前因為社區環境差,群眾中流傳著“花園小區沒有花,到處都是臟亂差”的說法。近年來,花園社區圍繞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突出重點、把握關鍵,強弱項、補短板,查缺補漏,通過入戶走訪調查、環境衛生清理、社區問題整治等一系列措施,社區整體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真正讓居民享受到文明城市帶來的實惠。22日,記者來到花園社區,讓我們跟隨記者的鏡頭,一起看看花園社區工作者的日常工作。
廣泛宣傳,入戶聊家常、聽民聲、匯民意
“大爺,您認為創城對自己的生活環境有沒有改善?”“大娘,您覺得社區工作哪方面還需要加強?”22日14時,記者來到花園社區,看見花園社區黨委書記張麗正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開展入戶居民滿意度調查問卷工作。張麗和她的同事采用面對面形式,跟居民聊家常、聽民聲、匯民意,在聊天的過程中,她們把收集到居民群眾對社區工作的意見建議和反映的問題列入社區工作清單,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解決,真正做到創城惠民、創城利民。
自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以來,花園社區引領廣大黨員群眾積極參與入戶走訪、問卷調查、公益科普、督促動員、文明勸導等志愿服務,通過一系列宣傳活動和耐心細致入戶到人的工作,讓轄區廣大居民群眾明白了創城的目的、怎樣創、如何創,讓大家形成主人翁意識,積極參與到創城工作中來。同時,花園社區以網格為單位,在社區內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明公約等正能量的宣傳活動,在社區內營造出濃厚的文明創城氛圍。“我在這個社區住了快20年了,現在的社區面貌比以前強太多了,大家的文明意識在逐步提高,都能從全國文明城市的創建中享受到獲得感和幸福感,我相信我們的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居民李先生充滿期待地說。
清理衛生死角,確保社區環境衛生整潔有序
15時,張麗和同事們剛忙完入戶調查工作,隨后,又馬不停蹄地拿上鉗子、掃帚等工具,迎著高溫清理小區內積存垃圾和衛生死角,以實際行動改善社區人居環境。活動中,大家穿上紅馬甲,帶上夾子、掃把、簸箕等工具深入社區各個角落。大家彎腰撿拾煙頭,清掃路面垃圾、落葉及垃圾桶邊上散落的生活垃圾,重點清理衛生死角,確保社區環境衛生整潔有序。在清理過程中,大家還不忘勸導來往的居民要做到不隨意丟垃圾。
“社區每周都會定期對院子里的垃圾死角進行清除作業,社區居委會這么負責,我們心里也覺得暖暖的。”居民夏女士笑著來到張麗身旁,幫著她一起清理起角落里的垃圾。“社區亂堆亂放情況經常反彈,為解決這個問題,社區建立了日排查機制,按照網格劃分,以每棟樓為單位,將志愿者分配至每個單元,責任到人,大家每日對樓內外的亂堆亂放進行排查、確認、通知,無人認領的物品進行統一清理,對于不配合的就逐戶溝通、勸導,讓大家養成文明習慣,徹底清除社區垃圾死角。”花園社區黨委書記張麗說。
常態化巡邏機制,發現問題、糾正問題、解決問題
16時許,張麗和同事打掃完衛生時已是大汗淋漓。回到社區居委會,喝了口水,休息了一會兒,張麗又集合起社區巡查隊伍,開始安排部署,“兵”分兩路,在社區內開展巡查工作,巡查小組對社區環境、文明行為、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問題進行巡查,每每發現問題,巡查小組成員都會進行一一記錄,并與社區相關負責人及時溝通對接,一起解決實際困難。
巡查期間,巡查小組發現有人將電動車隨便停放在社區花園內,巡查小組將問題記錄后,第一時間將電動車挪移至社區規劃好的車輛停放區域。“以前社區車輛亂停亂放問題十分嚴重,后來社區施劃了機動車、非機動車停車位,在社區公共區域整齊地劃分出多處車輛停車點,平衡了大家停車和出行需求,現在路面上車輛亂停亂放的現象跟以前比較已經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現在社區每天都有巡查小組巡查社區,發現有人將車輛亂停亂放,他們都會上去制止并批評教育,以前擁擠的街道,現在變得舒服極了。”社區居民趙先生看著巡查小組將電動車挪移至停車位,滿意地點了點頭。
“社區建立常態化巡邏機制,組建多支巡查小組,堅持天天巡,時時查,督導社區門前五保、亂拉亂曬、亂擺亂放、店外經營等不良行為。自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花園社區整體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社區治理更加精準高效,美麗整潔的社區環境讓社區‘顏值’變得更加靚麗,社區居民素質也有了大幅提升,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變得更加和諧。”張麗說。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張汶寧】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