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相憶 最親是喬老——懷念著名詞作家喬羽先生
因為正在做一部規模較大的書,下午,我正在電腦鍵盤上汗流浹背地碼字,突然收到西安一位友人發來的微信:中國詞壇泰斗喬羽逝世。我反復讀了幾遍這個自己不愿相信的消息,淚水立刻充滿了眼睛。一整個下午,心情在悲痛中不能解脫,總有想哭的感覺。與喬老交往的點點滴滴都涌上心頭。
我與喬羽先生相識,緣于一次無意間的道聽途說。大約是2007年春天,與一位從北京來的老鄉閑聊時他說“喬羽也是我們東平人。”這句話像黑夜里擦燃的一支火柴,立即照亮了我的意識。喬羽在當代中國是家喻戶曉的著名人物,他作詞并被譜曲的名歌《我的祖國》《讓我們蕩起雙槳》《夕陽紅》被公認為是三大“國唱”。人們親切地稱他為“喬老爺”。
2007年6月13日,我赴京拜訪喬羽先生。喬羽祖籍東平,我預先購買了一個錦面裝潢的宣紙簽字簿,準備請喬老在上面簽字時使用。拜會時,喬老說,終于見到家鄉人了。一句話,把所有人的感情瞬間融合在一起。喬老待人平易隨和,“一家人”說說笑笑,十分親熱。我說,喬老,您是東平人,就為鄉親們寫幾句話吧。喬老說,我是東平人錯不了啊!寫什么呢?我說“寫什么都行”。這當口,我立即遞上了簽名簿。喬老略一沉思,便在簽字簿上寫下了“山東省東平縣喬村是我的祖籍地,當然也是我的家鄉,愿家鄉經濟發展,文化繁榮。”寫畢,落款“喬羽,二00七年六月十三日于北京龍苑別墅”。這就是后來一再被不少地方報刊所用的喬羽自證籍貫題詞的由來。當時我發表了《詞壇泰斗 根在東平》的文章,記述了這次與喬老的會見。
喬老對家鄉的感情是真摯而深厚的,一口濃濃的家鄉話伴隨了他的一生,在我每年必致的電話問候中,他都流露出對家鄉的眷念之情。2008年,我為出版《東平六十年文學作品選》做準備,他高興地寫下了“東原文化源遠流長,繼承創新再造輝煌,賀東平六十年文學作品選出版”的題詞;縣里發展旅游產業,他寫下“狀元故里,水滸東平”的題詞。從這些題詞的內容,可以使人感受到老人家對故鄉濃郁的眷戀情懷。
我一直想邀請老人家來祖籍地看一看,2009年夏天,我們電話商定,安排國慶節前后來東平,踏上這片他的父輩、祖輩曾經荷鋤勞作過的土地。沒想到,中秋之際,他因突患腿部血栓住進醫院治療,只好取消這一行程。2010年9月10日,喬老終于和夫人佟琦女士及長子喬鯨、女兒喬國子來到他一直牽念著的故鄉熱土——回東平探宗尋祖。第一天先到了喬老的祖籍地沙河站鎮喬村,與喬氏族人會面。那天真的是萬人空巷,不僅喬村,連附近幾個村莊的老百姓都潮水般涌來過路橫幅大標語:“喬老,我們唱著您的歌幸福生活”,醒目奪眼。喬老一下車,就有族人稱他“三爺爺,你好!”喬老被這火熱的鄉情場面所感動,幾次抱拳向擁擠著圍觀的鄉親們表示感謝,并與幾位族中長者合影留念。離開時,特意在刻有“喬村”二字的村名碑前留影。次日,我陪同喬老游覽東平湖。我們在縣城新落成的清河公園碼頭登上游船,順著兩岸綠樹高聳,碧水如鏡的大清河(大汶河下游河段)緩緩西下,進入波光漣滟水天一色的東平湖,觀覽了沿河兩岸風物和湖上風光。喬老對家鄉美好富足的自然資源和景觀感到驚嘆,并由衷稱贊。游湖畢,他和家人一同品嘗了被他的女兒國子稱為“魚中航空母艦”的東平湖大鯉魚——用一尾二十余斤重東平湖特產紅鯉做成的家鄉名菜“鯉魚跳龍門”。東平之行,使喬老返鄉探祖如愿以償,更使喬老感受到故鄉人們對他產生的火辣辣的愛!我曾以《喬羽先生在東平》一文,記述了這次喬老的東平之行。通過多次接觸,喬老那種胸懷坦蕩、平易近人、幽默風趣、真誠可親的形象,使我對他產生了深厚的感情。我常常為自己的家鄉有這樣一位杰出人物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老人家對我也頗為賞識。他曾對我說:“云策,你也可以寫一點歌詞嘛。不要小覷這類作品,它是以小見大。”
往事歷歷,痛苦揪心。回憶與喬老的相識與交往,淚水禁不住一次次涌流。世上偉大人物,可敬者多,可親者少。蓋人物形象,實為功業、道德、膽略、氣魄、魅力之綜合。喬老崇高的品德和可愛的形象,必將和他創作的那些不朽的歌一樣,在華夏大地上永世流傳。
悲情難盡,系之以詩:
祖籍魯西東平州
誕生運河古任城。
鄉音鄉情走南北
歌詞歌韻天下紅。
筆融滄桑成大道
心敬平凡領雄風
青山未老鶴影遠
華夏千秋念喬翁
2022年6月20日夜
【郭云策】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