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泰山政情 > 正文
  • 讓城市文明繪就幸福泰安的最美底色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城市發展,需要文明的潤澤。通達的道路、整潔的環境、良好的生態、便民的服務、向善的風尚、人文的關懷……這些方面構成了一座文明城市所需的基本條件。

      近年來,我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創建為民惠民靠民不擾民的原則,健全完善由市委統一領導、文明城市創建辦統籌協調、各相關方面齊抓共管、紀委監督執紀、全社會積極參與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形成上下貫通、整體聯動的工作格局,以“繡花”功夫管理城市,標注生態文明、社會治理、文明養成、造福百姓的“實踐坐標”,不斷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努力打造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文明之城市,讓人民群眾的幸福感越來越強……

      以文明鑄魂打造城市

      泰安文明城市創建成為造福群眾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使用面積約1.5萬平方米,共設置服務窗口202個,進廳部門52個,進廳事項1682項,進駐工作人員529人……作為文明城市的新名片,品質城市建設的新地標,今年5月,“泰安市民之家”暨泰安市政務服務中心啟用,這里高標準打造智能審批體驗專區、金融服務專區、幫辦代辦專區、24小時自助服務區以及城市書屋、兒童活動之家等個性化功能區域,打造集行政審批服務、公共服務、便民服務、金融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政務服務平臺,這是我市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優化營商環境的一項關鍵舉措。

      只要走進這扇門,辦證、繳稅、交費全部都能辦妥,不用多頭跑,不用往返跑,辦事群眾能夠享受到家一般的溫馨。不僅如此,近年來,泰安以創優“泰好辦”政務服務品牌為引領,扎實推行政務服務“一體運行”,服務事項“一門集中”,政務大廳“一窗受理”,關聯事項“一鏈辦理”,智慧政務“一網通辦”,貼心幫辦“一次辦結”,在全國試點推行了政務服務“好差評”,在全省率先圍繞重點項目服務創建“綠卡”制度,率先將“一業一證”改革推廣至 60個行業,率先完成“市縣同權”改革,率先建立企業開辦體系標準,率先創新“信易批”服務模式,率先打造多功能自助服務終端并實現四級延伸部署,全市政務服務水平和品質持續提升。讓企業和市民辦事更加方便快捷,讓生活在泰安這座城市的市民有更強的獲得感,幸福感,這是創建文明城市的應有之義。

      打造“文明之城”,以創建促文明、以文明促發展、以發展惠民生,讓全市人民從創建中受到感染、看到變化、得到實惠。“文化惠民活動把大家喜聞樂見的節目送到了家門口,我們高興得很,希望這樣的活動能多多舉辦!”在泰山區文化惠民演出活動現場,群眾口碑彰顯活動效果。近年來,泰安市以擴大文化活動覆蓋面和提升文化生活滿意度為目標,整合全市各類文化陣地資源優勢,深入實施“五抓”“四員”文化惠民工程,不斷增強文化活動群眾參與度,進一步加強文化館、圖書館等基層文化設施建設,打造了群眾的文化家園。2021年,全市共舉辦各類群眾文化活動5萬余場,放映公益電影6.4萬余場,開展送戲下鄉6400余場,組織全民閱讀活動1.3萬余場,打造“永遠跟黨走、奮斗新征程”全市廣場舞大賽·泰山群星大舞臺等文化服務品牌,進一步擴大文化惠民覆蓋面,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進一步增強。

      以文明助力推動發展

      夏日的泰城生機勃勃,密集交織的路網如同血脈般蓬勃著城市的生機,彰顯出新時代發展的強勁律動。在環山路東延二期改造工程施工現場,施工機械全力運轉,工人在崗位上緊張忙碌。作為我市對接濟南、融入濟南的便捷通道,環山路東延二期改造工程于去年5月份開工建設,爭取今年6月底打通主路面。這只是我市創建和諧宜居生活環境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勇于向“頑疾”開刀,全長1.9公里的擂鼓石大街中段道路貫通,近20年的“堵心路”變成了“連心路”;市民盼了10年的財源大街西段道路建設工程實現貫通;僅用5個半月,我市第一座高架橋——迎勝路南延順利通車,創造了泰安建設速度……

      城內路路暢,城外高速聯。全長55.983公里的濟泰高速公路將兩地間的行車時間縮短到30分鐘以內,還被稱為“山東最美高速”,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寧梁高速、新寧高速的通車,讓新泰、寧陽、東平3個縣(市)實現高速串聯;青蘭高速泰安至東阿段比原計劃提前3個月建成通車,結束了泰安至聊城沒有直通高速的歷史;目前泰安已建成多個高速公路項目,比此前已通車里程還要長100多公里。今年,雙龍路、謝過城街、環山路東延二期改造工程等項目建設進展迅速,一幅嶄新的城市發展圖景正在繪就。隨著立體交通網的織密,我市的道路運輸事業正開足馬力全力奔跑,讓群眾出行更快捷、便利、舒適,為泰安高質量發展提供交通支持。

      城市建設,既要做好“面子”,也要做好“里子”。城市排水管網被稱作城市的“血管”,是重要的基礎設施,雨污分流改造是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里子”工程,更是民生工程。“以前每到下雨時,泰安好多地方就開啟了‘看海’模式,現在幾場大雨過后,沒出現以前嚴重的內澇。”市民張先生對我市雨污分流改造工作連連點贊。

      排水管網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是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中“治污”的一個縮影。立足與文化旅游名城的保護與傳承,我市持續開展城市生態修復工程,泰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入選全國試點,累計完成投資115億元。實施泰城雨污分流改造,推進城區6條河道整治提升和全流域水系治理,被評為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目前,全市已形成“一山兩水、兩域一線”總體布局,打造成休閑、旅游及宜居的城市生態紐帶,泰城成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泰安的生態顏值也在不斷刷新。

      以文明潤城改善民生

      文明浸潤城市,創建惠及民生。在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泰安聚焦孩子上學、老人就醫養老等民生工程,讓市民在共建共享中擁有更多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初夏,泰山腳下,環山路旁,泰山馮玉祥小學內書聲瑯瑯。2020年5月,泰山馮玉祥小學新校正式啟用,有效緩解了周邊群眾子女入學難的問題,成為我市優化教育布局、擴增優質資源的現實案例。2020年,我市56人以上的“大班額”全面消除。

      從曾經的“有學上”到如今的“上好學”,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正滋養著每一名“泰安娃”。班額降下來,學位更充足,適齡兒童受教育權更加有保障。發展教育離不開真金白銀的投入。5年來,我市新建、改擴建中小學254所、幼兒園300所,增加學位24.6萬個,中小學“大班額”全面消除,“校校通”“班班通”均實現全覆蓋。

      立足“一老一小”,我市打造為民陣地,服務民生,暖民心、解民憂、增民利。在泰山區邱家店鎮王林坡村的“幸福食堂”里,11時整,廚房里升騰起一陣霧氣,伴隨著香甜味四散蒸騰,饅頭出籠了。村民石西琴進門跟3位好友圍桌而坐,猜想今天有什么菜品,霧氣排空,打飯的人把托盤盛得滿滿的,送到幾位老人面前。王林坡村黨群服務中心內的“幸福食堂”自開張至今,已成為村內每天都辦的“流水席”,老人來來往往,分時就餐,僅能容下15張飯桌的小屋里充滿了幸福的味道。

      民生改善的濃濃暖意,幸福指數的步步攀升,是我市創建文明城市路上最貼心、最實在的收獲。為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我市建立分級診療制度,網格化布局醫聯體,共組建醫療集團、醫共體、專科聯盟、遠程協作網34個。全市定點醫療機構“兩免兩減半”“先診療后付費”政策惠及困難人口16.9萬人次,減免醫療費用3911.6萬元。2799家定點醫院、門診、零售藥店實現醫保卡個人賬戶省內“一卡通行”。如今,我市不僅環境越來越好,功能設施也日益齊全,各項“軟服務”越加精準到位,城市的文明底氣愈加彰顯,幸福宜居的城市底色更加艷麗。

      以文明化人樹立新風

      一座城市,因為有愛,才變得更加溫暖,更加有魅力,更加讓人向往。在攜手同心共建美麗文明泰安的征程中,“泰安小美”志愿者是默默奉獻的中堅力量。他們身著紅馬甲,奔走在大街小巷,宣傳文明創建、撿拾垃圾、協助交通執勤……春夏秋冬,年復一年,“泰安小美”志愿者付出了艱辛的汗水,成為泰城最美的風景。

      “請不要闖紅燈”“請到停止線以內等候紅綠燈”……在花園路與唐王街交會處,山東高速泰安發展有限公司文明交通志愿者一早便來到執勤點。“起初執勤時有市民說我們‘多管閑事’,也不聽從勸導。如今市民聽到志愿者的提示,會對我們微笑著說句‘謝謝’,每每聽到這些話,我心里就會感到很溫暖。”一位文明交通志愿者說。一句句簡單的話語體現出市民文明素質的不斷提高。

      “泰安小美”的身影遍布泰城的每個角落。在泰山區岱廟街道東湖社區,有一支青年志愿服務先鋒隊,他們參與環境整治,主動打掃社區衛生,關愛老人,熱心攜弱助殘;上門服務,進行家電維修。在泰山區財源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垃圾分類”志愿服務宣講活動,讓垃圾分類知識進一步深入人心。在泰城各個社區,在最需要的時候,處處都有“泰安小美”忙碌的身影,他們用行動書寫著助人奉獻的志愿者之歌,更多“泰安小美”志愿者活躍在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文明之花正在我市的大街小巷綻放。

      文明其表,制度其里,城市文明關鍵在于持之以恒,制度護航。《泰安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的出臺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發揮市民生力軍作用,我市持續開展“文明泰安隨手拍”活動,精準發現相關問題線索2866條,“隨手拍”參與人數累計18萬人次。此外,我市組織600余個文明單位與小區和主要交通路口、路段開展結對共建,示范帶動更多的市民參與創建、支持創建。如今,廣大市民群眾積極鞏固和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爭當文明行為的踐行者、推動者,共建共享全國文明城市的效應進一步釋放。

      打響“泰安小美”志愿服務品牌,我市出臺《泰安市志愿服務促進條例》,完善工作制度、工作機構、資金保障、激勵回饋。全市組建“泰安小美”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1.2萬余支,培育“泰安小美”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120萬余人。城區10余萬中小學生參加“小手拉大手·紅領巾小樓長”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行動,“泰安小美”志愿者定期開展大規模“清潔家園、文明勸導”志愿服務活動,集小美成大美,為鞏固和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注入了正能量。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我市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廣大干部群眾以主人翁的熱忱和擔當,紛紛加入其中,用實際行動從自身做起,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出謀劃策,奉獻力量,形成了全民動員、全民參與、人人動手、共建共享的濃厚氛圍,奏響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大合唱”。

      同心掬得滿庭芳,文明花開滿園春。一座城市的文明是一個地方的驕傲,讓我們從文明城市中汲取經驗和智慧,從美好城市的建設中做好每件事,用行動的自覺、文明的習慣、制度的保障,激活我們心中的文明因子,讓文明之光照亮城市,讓文明風尚浸潤人心,在文明實踐中繪就幸福泰安的美麗畫卷。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張建 張芮】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