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光”成為“新名片”——貴州平均海拔最高縣威寧的低碳實踐
新華社貴陽6月15日電題:“風光”成為“新名片”——貴州平均海拔最高縣威寧的低碳實踐
新華社記者施錢貴
6月10日,盡管雨淅淅瀝瀝地下著,家住貴州省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龍街鎮的鄭堯,仍然像往常一樣,和工友在光伏電站的食用菌基地采收蘑菇,“每個小時10元,一個月可以上20多天班。”
鄭堯務工的地方,名為夏家坪子光伏電站。這個占地120畝的電站,每年可發電約6000萬千瓦時。平時要接送孩子上下學的她,看中的是這份工作的靈活性。
夏家坪子光伏電站副站長陳仕黔介紹,光伏電站除了能發電,光伏板下的食用菌基地能為周邊村民提供80個左右的就業崗位。發展光伏發電,為當地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
上面是光伏,下面的土地用來發展農業,這是威寧縣很多“農光互補”光伏電站的運作模式。
作為貴州省平均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縣,過去受自然條件束縛,威寧曾是貴州省貧困程度最深的地區之一。
隨著近年來貴州新能源發電的迅猛發展,被譽為貴州“陽光之城”的威寧,成為發展風能、光伏等新能源的理想之所。
2011年,首個風能發電站落地威寧。隨后,這里的新能源迅猛發展。如今,光伏、風能、生物質發電等眾多新能源項目陸續建成,成為威寧的一張“新名片”。
清潔能源裝機367.9萬千瓦,光伏發電、風能發電占比超過93%,2021年發電53.91億千瓦時……這是年用電量約為15億千瓦時的威寧,為實現“雙碳”目標做出的貢獻。
“地域廣,海拔高,風、光資源豐富,是威寧發展新能源的先天優勢。”威寧縣工信局黨組成員余光源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威寧縣擁有風力發電場26個、光伏電站35個。在建的新能源裝機113萬千瓦,而初步規劃的新能源裝機達543萬千瓦。
余光源說,為充分消納新能源電力,威寧還規劃建設2個抽水蓄能電站,目前已進入前期手續辦理階段。
威寧新能源的發展,是貴州新能源快速發展的真實寫照。貴州省能源局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貴州風電裝機580萬千瓦,光伏裝機1137萬千瓦。光伏發電已成為貴州繼火電、水電后的第三大電源。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