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仲裁委員會分會建設工作巡展之新泰分會:“三融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在泰安仲裁委員會新泰分會,一套看得見、用得上、摸得著、易上手的仲裁服務體系已逐漸融入群眾生活,為群眾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近年來,新泰分會不斷發揮仲裁在化解經濟糾紛、優化營商環境、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中的重要作用,積極推動仲裁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全力打造集約高效、多元化解、便民利民、智慧精準的“一站式”非訴糾紛調處服務中心,構筑“楓橋經驗”的新泰模式,擘畫出一篇讓群眾滿意的法治建設“大文章”。
創新工作機制
積極融入法治政府建設
泰安仲裁委員會新泰分會探索實施“黨建引領、司法參與、兩會共建”的仲裁工作新模式,將仲裁整建制納入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高標準配置各種硬件設施,方便市民群眾集中辦理業務。
在新泰分會的非訴糾紛調處服務中心,記者看到,該中心是集仲裁調解、人民調解、行政調解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型功能服務大廳。該大廳整合了司法行政職能、統籌調解資源、優化調解流程、拓展調解范圍。仲裁作為涉法糾紛集約化一體辦理中的重要一環,在該中心體現得淋漓盡致。該大廳中心一樓開設了標準化仲裁窗口和檔案室、調解室及群眾休息閱覽區,二樓設立50平方米的標準化仲裁庭,各項電子辦公設備設施配置到位,群眾只需走進一扇門,便實現了“最多跑一地、糾紛全調處”,矛盾糾紛“一條龍”受理、“一站式”服務、“一攬子”化解。
正在該大廳辦理仲裁業務的山東森昌律師事務所律師李興鋒告訴記者,以前處理仲裁糾紛需要專程去泰安仲裁委一趟,路途較遠。現在泰安仲裁委員會設立了新泰分會,他們便可直接在新泰進行立案、遞交材料,在本地安排仲裁庭以及領取相關法律法規文書。這樣不僅為當事人節省了時間,更節省了費用,非常高效便民。
搭建服務平臺
積極融入基層社會治理
情為民所系,法為民所用。據了解,新泰分會深入開展“十百千萬”仲裁服務工程,推動仲裁融入基層社會治理。新泰分會搭建仲裁服務平臺,重點在鄉鎮(街道)和商(協)會及重點行業單位建立33個仲裁聯絡處,以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發放仲裁服務聯系卡和開展仲裁法律培訓等方式,引導會員單位增強仲裁法律意識,積極通過仲裁方式友好解決糾紛。建立了仲裁聯絡員隊伍,在鄉鎮(街道)、商會、律師事務所和部分重點行業單位確定了131名仲裁聯絡員,并將向村居(社區)和企業延伸,通過建立仲裁聯絡室和聯絡員,及時了解群眾需求,打通了仲裁法律服務“最后一公里”,實現法律服務全覆蓋,既讓群眾成了法律上的“明白人”,又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新泰農商銀行資產經營中心副經理武鵬正在非訴糾紛調處服務中心大廳仲裁窗口處理相關事務,作為新泰市農商銀行仲裁聯絡處業務員,在他看來泰安仲裁委員會新泰分會在新泰市農商銀行設立仲裁聯絡處,建立仲裁員對接服務制度,有利于更好地服務基層和各類企業,及時反饋人民群眾對仲裁的需求和意見,是擴大仲裁服務領域,進一步發揮仲裁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今年以來,新泰分會金融仲裁聯絡處充分發揮了“一站式”快速處理糾紛作用,已化解新泰農商行各類金融糾紛近50件,成為化解金融風險、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平臺。
深入園區企業
積極融入營商環境建設
除了在便民利民上下功夫,新泰分會還積極提升仲裁服務效能,推動營商環境優化。新泰分會恪守“仲裁就是服務”和“以合為上”的仲裁理念,充分發揮新泰市企業較為集中、有利仲裁服務及新泰市法律顧問協會法律專業人員門類齊全、服務范圍廣的優勢。新泰分會開展“仲裁進企業,服務到家門”活動,與相關單位召開聯席會議,在市國有融資平臺新泰市統籌城鄉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設立仲裁聯絡處,創新開展仲裁服務業務,幫助完善幫扶資金入股協議并約定了仲裁條款,從法律上保證了資金的安全。
圍繞市重點工作和重大項目,新泰分會挑選20名優秀仲裁員和協會會員組成仲裁服務團,深入新泰中關村信息谷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等企業,答疑解惑,提供專業化、便利化服務,當好仲裁普法宣傳員、仲裁政策宣講員、糾紛化解調解員、企業訴求聯絡員,有效銜接了仲裁服務與企業發展。此外,新泰分會還根據企業需求,建立企業服務直通車,著眼預防風險、化解糾紛,幫助企業規范合同文本,開辟企業仲裁熱線,使企業得到了便捷實惠的仲裁服務,擦亮了“公信如泰山”的仲裁品牌。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董文一 通訊員 曹文馨】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