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 泰安市中心醫院新生兒科救治五胞胎紀實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伴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對衛生健康事業的美好期盼也越來越高。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泰安市中心醫院牢固樹立“登高望遠、奮力爭先”意識,聚焦主責主業,強化責任擔當,堅持“兩手抓”“兩手硬”,沿著高質量發展方向闊步前行。泰安首例五胞胎的成功救治和健康出院,有力彰顯了醫院的綜合實力和多學科聯合救治水平,體現了全院上下的良好精神風貌,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贊譽。
自3月20日至5月27日,泰安市中心醫院新生兒科醫護人員歷經60多個日夜的堅守和努力,用精湛的醫術、優質的服務、艱辛的付出,為五胞胎的生命安全筑起了一道“鋼鐵長城”,書寫了醫者仁心、大愛無疆的動人篇章。
未雨綢繆 提前謀劃
組建一支20余人的救治團隊
時間,是最忠實的記錄者,也是最客觀的見證者。
“后天上午,五胞胎就要出生了。我們要發揚迎難而上、敢打硬仗的精神,全力呵護五胞胎生命安全。我相信大家都準備好了。”3月18日下午,參加完醫院組織的多學科會診后,泰安市中心醫院新生兒科主任姚國馬不停蹄趕到科室,立即召開小組會議,就五胞胎出生后的安全保障和救治工作進行再部署。
其實,自五胞胎的媽媽莊靜(化名)入住泰安市中心醫院重癥產科病房后,新生兒科就在姚國帶領下,未雨綢繆、提前謀劃,不僅召開多次討論會,還進行了多次模擬演練。“在模擬演練過程中,我們重點對新生兒從手術室轉運到新生兒監護室進行了仔細研究。”新生兒科護士長褚忠霞告訴記者,為有效應對早產兒出生后出現的突發狀況,確保將5名寶寶安全轉運至監護室,在醫院大力支持下,科室提前備齊了5臺新生兒搶救臺、5臺呼吸機和5臺暖箱等救治設備。
作為全市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泰安市中心醫院新生兒科在危重新生兒救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在全省享有較高知名度。姚國深知,一次性搶救5名“極早產兒”,無論是在硬件設施方面,還是在人員配備方面,都是一個全新的、巨大的考驗。為此,新生兒科組建了一支20余人的救治團隊,固定人員管理,同時制定了科學完善的治療和護理方案,并不斷進行完善。
一場與時間賽跑、為生命護航的五胞胎救治工作準備就緒,即將拉開大幕。
爭分奪秒 堅守崗位
24小時守護在寶寶身旁
3月20日,恰逢農歷春分,寓意著希望和美好。
9時30分許,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聲,五胞胎中的“大姐大”出生了。約兩分鐘后,“大姐大”被醫護人員抱出手術室。為了讓寶寶盡快得到專業救治,新生兒科醫護人員幾乎是小跑進入電梯,然后直奔監護室。隨后幾分鐘內,4名男嬰也先后被轉運至監護室。
“五胞胎出生時,胎齡只有31周,體重最大的才1.4公斤,體重最輕的只有1.14公斤,都屬于‘極低體重新生兒’。”姚國告訴記者,由于早產,5名寶寶的臟器發育并不完善,面臨著呼吸關、感染關、營養關等一個個關口的挑戰。
在新生兒科監護室,姚國帶領救治團隊按照前期模擬演練流程,對5名寶寶開展了全面的救治和護理。嚴格實施皮膚、體溫、呼吸道、消化道等系統的個體化管理,精準研判病情,建立靜脈通道,實施心電監護,完善急診床邊胸片檢查,積極給予呼吸支持治療……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個搶救措施迅速實施,新生兒科監護室內充滿了忙碌而緊張的氣息。
呼吸窘迫是五胞胎遇到的第一個難關。新生兒科救治團隊第一時間為五胞胎實施了氣管插管,并注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質,促進寶寶肺泡生長,盡快讓其肺發育成熟。在呼吸系統發育完善前,5名寶寶需要依賴呼吸機呼吸,而呼吸機參數的調節需要醫護人員進行嚴密觀察,并根據寶寶的血氧及肺部病變情況進行及時調整。在這種情況下,醫護人員幾乎是24小時守護在寶寶身旁。
除呼吸窘迫之外,早發感染同樣也是五胞胎要面臨的危險關口。五胞胎出生約24小時后,實驗室檢查提示,他們均存在早發型敗血癥,這對于免疫功能不成熟的早產寶寶是致命的打擊。慶幸的是,在新生兒科團隊精心醫治下,五胞胎有驚無險渡過了感染關。
三分治療,七分護理。
對于“極低體重新生兒”來說,精細化、科學化的護理尤為重要。在配合臨床醫師做好工作的同時,新生兒科護理組制定了嚴格的計劃,從低體溫、管道、喂養、細節管理以及發展性照顧等方面著手,為五胞胎提供無微不至的照料。
從五胞胎進入監護室后,護理人員就密切監測他們的體溫變化,防止出現低體溫。“低體溫會造成低氧血癥、內環境紊亂、肺出血及顱內出血等并發癥,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能減少低體溫對臟器的損傷。”褚忠霞告訴記者,護理人員會及時根據寶寶體溫狀況以及生長發育情況科學設定暖箱溫濕度,為五胞胎的生長發育提供一個最佳的環境。與此同時,護理人員在暖箱外采用暖箱罩避光,以進行光線控制,從而培養寶寶感覺晝夜的能力;科學使用噪音檢測儀,有效減少噪音,保證寶寶享有健康睡眠。
“由于早產兒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極易發生喂養不耐受、消化道感染、消化道出血、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等嚴重甚至可能致死的并發癥。”褚忠霞告訴記者,在可以進行腸道喂養之前,新生兒科護士通過靜脈輸液幫助寶寶獲取生長發育所必需的能量和營養元素。“由于寶寶體型小,他們的血管比輸液管路都要細,這對護士放置PICC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褚忠霞表示,在實施PICC時,護士們屏氣凝神,一氣呵成,有效呵護了寶寶安全。
在五胞胎發展性照顧過程中,針對5個寶寶的個體情況,護理人員科學實施舒適體位管理,采用四肢中線曲位、三階梯俯臥位等方式,讓寶寶們享受舒適體位,促進他們的睡眠和生長發育。同時,護理人員科學采用“二四換尿褲法”,雙人四手為寶寶更換紙尿褲,讓寶寶身體保持水平位,全力呵護寶寶安全。
全力付出 精益求精
“全能戰士”演繹大愛無疆
汗水點燃希望,付出終獲回報。
在新生兒科救治團隊精心照料下,5名寶寶的呼吸逐漸好轉。其中,老大、老二在出生第2天,老四、老五在出生第3天,老三在出生第4天,先后成功脫離了有創呼吸機,順利過渡為CPAP輔助通氣。同時,5名寶寶們的感染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在出生30天左右后,他們成功脫離了輔助通氣。
據介紹,5名寶寶在住院過程中還出現了黃疸、支氣管肺發育不良等情況,救治團隊給予了積極的科學治療。在治療后期,5名寶寶又出現了貧血。面對血源異常緊張不利情況,新生兒科在輸血科大力支持下,及時為寶寶進行了治療,成功糾正了他們的貧血問題。
“由于患兒病情復雜、救治任務重,醫護人員幾乎每天都超負荷工作。”姚國告訴記者,一天下來,每個人要走近萬步。為防止出現交叉感染,新生兒科有著極其嚴格的要求,只要是接觸患兒,就必須要洗手消毒。因此,醫護人員平均一天要洗幾十次手。
據介紹,新生兒科醫護人員每天除了詳細觀察記錄監護儀器上的體征指標外,還要通過觀察患兒的吃奶、排便、體重、哭鬧等情況,及時捕捉和判斷患兒病情的細微變化,以便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并科學調整治療方案。經過數十天的奮斗,新生兒科“全能戰士”用辛勤的付出和無微不至地守護,讓5名寶寶平安闖過了呼吸、感染、喂養、黃疸、支氣管發育不良、早產兒視網膜病變、顱內出血、貧血等一個個關口。
5月26日,經專家組評估,5名寶寶生命體征平穩、吸吮有力,達到了出院標準。正如市民所寫詩歌贊美的那樣,泰安市中心醫院人用行動詮釋了“金杯銀杯不如百姓口碑”的真諦。
近年來,泰安市中心醫院新生兒科收治的早產兒約占所有患兒的60%,其中體重低于2千克的約占20%。面對這樣的一個特殊群體,新生兒科醫護人員兢兢業業,夜以繼日,創造了一個個生命奇跡。
“不管是什么時間,也不管是什么地點,只要是患兒有救治需求,我們就全力以赴。”姚國表示,患兒平平安安出院時,就是科室醫護人員最高興的時刻。
對于新生兒科醫護人員來說,五胞胎的成功救治,是一個全新的高度,也是一個嶄新的起點。他們將堅定“登高望遠 奮力爭先”的信心,用堅守和努力確保每名患兒得到科學救治,為書寫“名中心、做中心、人民健康最中心”的新品牌、新形象、新高度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張偉 陳陽】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