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新能源產業鏈 “資源開發+產業協同” 走好新能源高質量發展之路
我市把新能源產業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的主戰場,瞄準產業鏈條抓招商、上項目、求創新,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近日,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市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市新能源產業鏈專班組長徐兆兵;華能泰山電力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胡成鋼;和君咨詢有限公司新能源產業專家孫仲萬圍繞我市新能源產業發展取得的成績、亮點工作、以及下一步發展的路徑等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
記者:新能源產業鏈專班成立后,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推動工作快速開展,請介紹一下這方面的工作。
徐兆兵:全市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動員大會召開以來,新能源產業鏈專班周密部署、快速行動、積極創新,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落實、落細。一季度,新能源發電裝機381.33萬千瓦,同比增長20%,占電力裝機比重首次突破50%,達到50.06%,高于全省35.8%的平均水平。產業鏈實現營收28.77億元,增長44.52%,利潤4.83億元,增長566%,工業稅收2億元,增長27.2%。
一是下好產業引領“先手棋”。堅持走“高端新能源裝備+儲能儲氣基地+采煤塌陷區光伏基地+分布式光伏整縣開發”的資源和產業融合發展之路,確定鋰電、儲能、光伏等重點發展方向,精準編制產業鏈圖譜、技術路線圖、應用領域圖、區域分布圖,初步構建“4+2”產業基地,同時,正在編制《巖穴儲能儲氣綜合利用專項規劃》,出臺了《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規模化開發試點工作方案》。二是下好項目突破“關鍵棋”。盯緊招商引資目標,突出中能建數科2×300兆瓦壓縮空氣儲能、華能9F燃機等項目的落地建設,精準招引一批延鏈、補鏈、強鏈優質項目;盯緊新建續建目標,突出抽水蓄能二期、天合石橫150兆瓦農光漁光互補等項目,加大問題收集梳理力度,落實問題分級辦理機制,為項目推進提供高質量服務;盯緊技改擴規目標,突出超威電源有限公司動力、儲能電池自動化升級改造及年產3萬噸碳酸鋰等項目,引導和幫助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升級;盯緊“小升規”目標,突出儲能、氫能、智慧能源等新興領域,明確華碩能源、東方碳研等“小升規”企業培植名單,一手抓新增、一手防減量,推動規上企業數量穩步增長;盯緊企業上市目標,突出優勢領域,明確愛客多、美天能源等重點企業,加大服務力度,充分調動企業上市積極性。三是下好要素保障“服務棋”。專班召開儲能儲氣項目建設專題會議,協調解決礦權產權、土地規劃、用地指標等問題。加大對上爭取力度,泰安二期抽水蓄能電站、山東肥城先進壓縮空氣儲能調峰電站作為依托工程,被成功納入國家能源局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項目名單;中儲國能300兆瓦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和國家能源石橫100兆瓦儲能電站被列入山東省2022年度儲能示范項目;山東瑞福鋰業有限公司入選山東省“十強”產業集群領軍企業名單。
記者:請介紹一下為什么要建設儲能儲氣基地,以及如何推進。
徐兆兵:一是能夠滿足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大規模接入的迫切需求,從根本上解決我市及周邊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難題;二是能夠滿足國家油氣安全需求,有效解決我市及全省天然氣保供問題,完成儲氣能力建設并提供對外租賃服務;三是能夠解決“隴電入魯”通道的配套需求,保障山東電網高比例引入外省綠電,保障電網安全運行;四是規劃建設我市千萬千瓦級儲能基地,服務山東省“6個千萬千瓦級基地”能源發展戰略;五是能夠帶動儲能裝備制造業發展,依托良好的資源、產業優勢,通過建鏈、延鏈、補鏈、強鏈,提升我市新能源裝備制造業水平。
在具體工作中,我們將著力打造“三大基地”。一是電力儲能基地。綜合開發大汶口盆地鹽腔資源,統一編制儲能、儲氣、和巖鹽開發規劃,建設鹽穴儲能工程;加快建設抽水蓄能二期工程,推進一期工程市場化運營,大力規劃發展中小型抽水蓄能項目,努力建成國內最大的抽水蓄能基地。二是天然氣儲能基地。依托中俄東線和道朗傳輸樞紐,建設大汶口盆地鹽穴儲氣庫工程,打造山東省內陸LNG儲備基地,建設范鎮60萬噸LNG儲氣庫、泰山燃氣儲氣調峰基地等重點項目。三是儲能裝備制造產業基地。延伸壓縮空氣儲能產業鏈條、鋰電產業鏈條、氫能產業鏈條,培育壯大一批、招引一批具有行業競爭力的新能源裝備制造企業,形成集聚合力。
記者:華能泰山電力作為市新能源產業鏈企業的一員,請胡董事長就如何推動泰安市新能源產業發展談一下接下來的打算。
胡成鋼:近年來,在泰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泰山電力已投資20億元建成300兆瓦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成為泰安最大的光伏建設企業;投資12億元建成華能(泰安)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主營光纖預制棒、光纖、光纜的研發、制造、銷售,年產光纖預制棒300噸、光纖1000萬芯公里、光纜1000萬芯公里,目前,公司經營狀況較好。
在做好投產電站安全生產的基礎上,公司將積極有序推進岱岳區大汶口、新泰谷里200兆瓦光伏項目前期工作,力爭年底前并網發電;積極做好泰安轄區內地面集中式光伏、整縣分布式光伏的前期推進工作;積極推進光伏制氫項目落地,大汶口項目和谷里項目分別需要配置20%容量的儲能設備,共計投資約3億元,目前,項目已被列為山東省“十四五”期間氫能產業重大示范試點項目(第二批),規劃方案已經編制完成,氫氣終端用戶已經鎖定,力爭年內投產,助力泰安市打造“儲能之都”。
下一步,公司將搶抓新能源產業發展戰略機遇,以產業鏈協同助力泰安市壯大清潔能源產業、優化能源結構,推動泰安市形成新動能主導經濟發展的新格局,為泰安市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記者: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已是大勢所趨,結合泰安新能源產業的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請孫總談一下對我市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建議。
孫仲萬:我們建議,一是做大新能源產業體系。在新能源發電層面,以智慧化、規模化、特色化為導向,多元發展光伏、生物質能和地熱能等新能源產業,構建“抽水蓄能+壓縮空氣儲能+電化學儲能+制氫儲能”的協調互補發展模式,把泰安市打造成“儲能之都”,泰安市未來將結合節能材料和智慧電網等產業基礎,打造國內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示范城市。在新能源裝備產業層面,依托鋰電池基礎材料產業基礎,大力發展鋰電產業,做強鋰電池基礎材料。內培外引,加大延鏈、補鏈、強鏈力度,構建產業鏈一體化發展格局;依托抽水蓄能、壓縮空氣儲能、電化學儲能等資源稟賦和應用場景,帶動儲能裝備產業發展,延鏈推動儲能裝備多元化發展;依托工業副產氫產業基礎,培育發展氫能裝備,圍繞“制儲輸用”產業鏈進行補鏈、強鏈,推動全鏈式發展,打造氫能供應綜合解決方案;依托光伏發電、風電和生物質能等產業優勢,擇機布局發展光伏裝備、風電裝備和生物質能裝備等產業。二是內培外引,延鏈發展。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帶動產業發展;扶持中小型企業快速發展,加快實現“小升規”;延鏈招引優勢企業,發展壯大新能源產業規模。三是園區賦能集聚發展。科學規劃新能源產業園區,通過園區促進產業聚集發展,發揮園區要素承載和生態支撐作用,實現力量集中、資源集聚、要素集成。四是科技創新引領發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支持企業承接研究機構、高校等外部科研機構持有的科技成果并實施轉化。五是資本助力高速發展。積極構建豐富的資本體系,建立新能源產業基金,培育和壯大產業;幫助企業爭取上級政策和金融機構支持,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支持和幫助優質企業上市,強化產融互動發展。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王玉】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