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兩千公里,他們帶著科研種子與疫情“賽跑”
從兩千公里外的海南南繁育種基地,到上海的節水抗旱稻科研種植基地,上海市農科院農業生物基因中心的科研人員帶著4000多公斤節水抗旱稻種子進行了一場疫情下的“賽跑”。
“科研育種停不下來,我們最擔心的是疫情導致播種延期。”上海市農科院農業生物基因中心研究員余新橋說,即使是只停一代,也會影響到前面多年的努力。
上海和南繁兩點一線,是他們年復一年的經典路線。余新橋告訴記者,一個水稻品種要多年迭代才能穩定,大家常年駐扎在南繁基地進行加代育種。每年四五月份,他們要帶著成熟的種子回到上海,實地測試種子能否在長江中下游展現出優秀品質。
時間不等人。4月底開始買機票,到5月初還沒走成,團隊越來越急。“先飛到杭州!然后再想辦法回上海。”科研人員王飛名和兩位同事踏上歸途。以防萬一,余新橋帶隊留在南繁,給稻種再加一代。
到杭州后,三人一路輾轉爭分奪秒,在遵循防疫政策的前提下,轉乘多種交通工具,回到了上海……
種子的“旅途”順利得多。據王飛名介紹,在上海市農業農村委的保障下,南繁基地十余家育種單位的種子統一走綠色通道,一輛貨車從海南直接運到上海。
5月5日,抵達上海。5月12日,結束隔離。5月18日,啟動分批播種!
“播種前有兩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分別是給種子排序編號和浸種催芽。”王飛名說,“以往要用10多天時間,但今年太緊張了,必須加班加點壓縮到一個星期。”
記者采訪獲悉,分批播種工作正有序進行,將于6月20日左右開始插秧,試驗種植面積約150畝。(記者董雪)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