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生態警務”守護一方“綠水青山”
近年來,泰安市公安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廳的正確領導下,泰安市公安機關建立“生態警長”機制,深入實施“生態警務”,引領、帶動各級各部門齊心協力、干事創業,由“牽頭干”帶動“共同干”,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守護“一座青山傳世”
泰山是世界的、中國的,泰山生態無小事,具有特殊的政治意義。泰安市公安機關深刻認識泰山獨特的歷史象征意義、政治文化寓意、華夏精神內涵,主動抓好泰山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承擔起守護“國泰民安”的政治責任,保護好泰山的自然生態資源。
讓“瘋狂的石頭”成為歷史。“鼎盛”時期,泰安經營“泰山石”的商戶達到1200余家,從業人員1.5萬余人,交易場所1300余畝,年交易額高達10億元。2021年,泰安市政府出臺史上最嚴禁采、禁售、禁運、禁存“四禁”措施。泰安市公安機關爭當最嚴“禁石令”的先鋒隊,用好《泰山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這一有力武器,聚焦“開采、運輸、售賣”三個重點環節,加大對泰山石禁采區、生態資源保護區、重點道路的巡邏查控,及時發現、迅速查處違法犯罪行為,扎牢“四禁”籬笆。其間,共查獲涉嫌非法采礦嫌疑人7人;查獲違規運輸泰山石行為30起,查獲石頭500余塊;配合徹底取締各類大型石頭交易市場236處,關閉小型經營店鋪920戶,核查整治電商460家,整治玉石經營戶455家,徹底斬斷了泰山石交易鏈條。
泰山水資源十分寶貴。泰山周邊個別商戶、居民私打深井,采水銷售,破壞泰山生態,影響地下水位。泰安市公安機關把泰山水資源保護納入日常警務,加大對違規賣水、取水人員的常態巡查、曝光警示、批評警告力度,依法嚴打違法違規開采泰山水的行為,主動聯合泰山景區以及有關部門查封取締違規水井68處,拆除抽水泵17臺、水管600余米、供電線1200余米,處罰違規賣水人員6人。現在,泰山周邊違法采水賣水“商鋪”全部關閉,排隊買水的“熱鬧”場景一去不復返。泰山名泉——大眾泉在沉寂60年后成功復涌,是泰山水資源有效保護的有力佐證。
泰安市公安機關堅持“堵住源頭、封住通道、管住市場”的原則,常態化開展“昆侖”“涉林違法犯罪專項治理行動”等專項行動,全警、全域、全面、精準打擊各類破壞森林生態、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尤其是加大對網上販賣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活動的打擊力度。2019年以來,共辦理涉林、野生動植物及其制品等刑事案件26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32人,清查獵具51件,捕網60張,查獲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025只(頭),收繳野生動植物制品9811件。得益于泰山生態環境的不斷改善,泰山野生鳥類由2002年的155種增加到338種。
守護“一湖碧水北上”
近日,當記者來到東平湖聯勤聯動執法工作站,該工作站民警正操作警用無人機在東平湖上空進行空中巡邏。該民警笑著告訴記者,對于山林、重點區域,通過無人機巡航,破解以往巡邏的難題,實現“御敵于千里之外”“取證于股掌之間”。昔日東平湖湖內一眼望不到邊的網箱網圍、抽沙船不見了,湖岸垃圾成堆的荒地、被開采的“面目不堪”的荒山,如今變成了一塊塊綠色濕地、一條條生態隔離帶和生態防護林……這其中蘊含著“公安智慧”和“公安擔當”。
近年來,為守護“一湖碧水北上”,泰安市公安機關構建起科學高效的警務運行體系,為河湖生態環境長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障。工作中,泰安市公安機關完善全方位治理體系,統籌東平湖、黃河東平段、大運河東平段、大汶河等全市河湖生態保護,在全市482條河流和352座湖泊、水庫設置了警務工作站,發動警務助理、網格員、社區(村)基層黨組織治保主任、治安積極分子等組建巡河隊伍160支,形成了全域、全民、全面“治水”的生態警務新模式。與此同時,泰安市公安機關以做專做強執法隊伍為重點,在設立東平湖分局、黃河派出所基礎上,組建了東平湖聯動執法大隊、山林資源生態110聯合執法大隊兩支聯動執法隊伍,抽調15個部門、85名執法人員、7部車輛、12艘船只,接受公安110的派警指令,統一調度、集中辦公、聯合執法,形成職能完善、資源統籌、優勢互補的聯動共治體系。研發“河道湖泊警長綜合應用系統”,詳細標注河湖基礎信息,采集沿岸重點部位信息2000余個,整合監控點數量10萬余個,打造可視化防控圈,實現全市河湖“一張圖”“一網聯通”“一鍵管理”。
泰安市公安機關堅持公安搭臺、部門聯動、社會協同、群眾參與,充分發揮公安機關牽頭作用,構建起部門同步施策、多角度聯合施治的生態保護治理聯動執法格局。同時,建立涉生態違法犯罪動態分析機制,嚴厲打擊盜采砂石、亂捕濫獵、違法排污、電魚炸魚、焚燒蘆葦、破壞濕地等違法犯罪問題。近年來,共查處涉河湖刑事案件152起,打掉犯罪團伙25個,抓獲犯罪嫌疑人420人,收繳作案船舶、車輛、設備44臺,挽回經濟損失2.5億余元。
工作中,泰安市公安機關深入開展黃河灘區生態保護、東平湖綜合整治,清理沿湖違法建筑、違規餐飲場所152處,治理整治“散亂污”小作坊800余處,取締采砂船18條,拆除網箱6.7萬架、網圍8萬畝,清理水面12.6萬畝,湖砂開采企業全部關停,山石開采生產線58條整合為10條,東平湖成為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第一個無人工漁業養殖湖區。打掉湖區鄉鎮涉惡類團伙8個,打擊處理人員39名。強化應急裝備、物資儲備,購置沖鋒舟、巡邏艇等船只19艘,全力做好黃河、東平湖防汛救災工作。
守護“一河一山凈砂”
泰安境內丘陵眾多,風化砂易采挖,河砂資源儲量大。近年來,受市場需求量增大的影響,不法分子鋌而走險,非法盜采盜挖砂石資源,嚴重破壞山體、河道自然生態,同時衍生出其他違法犯罪,嚴重破壞基層治理生態。對此,泰安市公安機關以“生態警務”為載體,牽住砂石資源秩序整治這個“牛鼻子”,各級公安機關沖鋒在前、主動作為,開展系統性、深層次、全鏈條的綜合治理,推動全市砂石資源秩序實現由亂到治。
工作中,泰安市公安機關盯緊砂石資源領域各類突出治安問題、私采濫挖亂象、隱藏的惡勢力等,部署開展“鏟壤斷鏈”砂石資源整治行動。 2021年以來,泰安市公安機關先后組織6次砂石資源領域全面清查,取締非法砂石點41處,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32人,查扣各類砂石7余萬噸。同時,將砂石資源整治和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結合起來,深入開展嚴打“沙霸”“礦霸”專項行動,徹底清除砂石領域黑惡勢力滋生土壤。2020年以來,共刑事立案82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46人,其中刑事拘留217人,取保候審29人,經檢察機關批準逮捕71人,移送起訴46案144人。
近年來,泰安市公安機關改變“行政主管部門初查后移交案件”的被動接受模式,前置公安辦案環節,提前介入、同步上案、固定證據、及時偵辦。主動與自然資源與規劃、行政執法等部門協作,完善行刑銜接機制,構建緊密的雙向溝通協調機制。主動與檢法機關溝通,統一法律適用、證據規格等執法司法標準,做到快偵快捕快判。去年以來,已開展聯合突擊夜查15次,查處違法開采點、洗選加工點30處,查扣運輸車輛40輛、鏟車2輛,配合行政立案23起,罰款42萬元。
泰安市公安機關堅持打擊非法、保護合法,在砂石資源秩序專項整治基礎上,主動進駐、靠前服務礦產業發展中心、河道管理中心,簡化審核環節、強化治安管控、嚴打涉企犯罪,推動砂石資源產業健康發展,主動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以新泰市為例,近兩年,礦產發展中心實現利稅2.3億元,河道營收2.8億元。
守護“一方一寸陣地”
在生態保護領域,一方一寸皆是陣地,一時一刻不能放松,一人一崗都是關鍵。泰安市公安機關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現代化道路,集中力量解決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助推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環境風險有效管控,全力守護泰安的藍天碧水凈土。
近年來,泰安市公安機關牽頭推進煙花爆竹禁放工作,嚴厲打擊查處違法行為,重點打擊違反國家規定非法排放有毒有害大氣污染物、重點排污單位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等違法犯罪行為,強化重型柴油貨車整治、渣土運輸揚塵污染管控、國三營運柴油貨車淘汰等工作。去年以來,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5554輛,整治泰城積存渣土堆236處,查處機動車排放黑煙等可視污染物6927起,查處渣土車交通違法行為211起,查扣黑渣土車11輛,為全市空氣質量提升作出了積極貢獻。2021年,泰安PM2.5、PM10同比分別改善12.5%、11.6%。
與此同時,泰安市公安機關緊盯黃河東平段、東平湖、大汶河等重點水域以及黃前水庫等城市水源地,嚴厲打擊污染水體環境、濫用禁限用高毒農藥、制售劣質化肥等違法犯罪,嚴厲打擊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或有毒有害物質等違法犯罪。主動聯合環保部門,集中組織開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環保專項行動。2020年以來,先后聯合市環保部門開展治污集中行動9次,共發現違法建設項目87個,超標排污企業15家。
工作中,泰安市公安機關聯合相關部門開展固體廢物大排查、大整治行動,開展多輪涉危險廢物環境隱患排查和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專項行動,嚴打非法排放、傾倒、處置危險廢物等違法犯罪行為,切實防范化解環境風險。去年以來,先后開展聯合執法行動5次,刑事立案3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人,排查各類危險廢物產生單位337家、污水處理廠17家、機動車維修拆解單位378家、實驗室212家。
下一步,泰安市公安機關將繼續深入踐行“靠前一步、主動作為”警務理念,堅定不移推進“生態警長”機制建設,縱深實施“生態警務”,持續開展 “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資源保護治理、打擊違法犯罪、維護良好秩序等工作,讓綠水青山成為泰安、泰山最亮麗的名片和底色。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張汶寧】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