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團購” 全國“閃送”——探訪集成電路零部件“糧倉”
新華社上海5月23日電(記者周琳、孫青)消毒、打包、核對,再貼上“唯一碼”,這盒進口集成電路零部件就將正式進入終端運送環節;貨車司機全程無接觸式配送,確保數萬種集成電路關鍵零部件在及時進口后,能第一時間分發至全國百余家重點企業。
這里是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的上海泓明供應鏈有限公司分撥中心,上海此輪疫情暴發以來,一直保持高速運轉。
走進分撥中心可以看到,貨物按照不同類型分類擺放,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進行打包、稱重、整理等工作。這里有來自美國、日本、韓國、荷蘭、德國、新加坡等十余個國家和地區的數萬種關鍵零部件,大到大型設備、小到線圈墊片,堪稱是集成電路產業不可或缺的家門口“糧倉”。
集成電路制造工廠需要24小時不停機,所需原材料多元,“壽命”最短的2至3個月,消耗最快的數十個小時就需要補充,疫情下,這一戰略行業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為保障“芯”鏈不斷,上海海關為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汽車制造等全產業鏈開通“綠色通道”,將便利化措施的惠及范圍從重點企業擴大至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商品覆蓋面從制成品擴大至原材料、中間品及相關制造設備;對上海市復工復產“白名單”內的集成電路企業開展評估,對符合要求的進口光刻膠臨時免予抽樣送檢。
光刻膠是集成電路生產企業重要的原材料,但是疫情期間,進口冷鏈空運因封控原因一度受阻,全國不少集成電路企業庫存“見底”。
“我們和各家光刻膠供應商溝通,采用‘團購’‘包機’的模式,與浦東國際機場海關、東航物流配合,以項目形式落地,擬定每月運送一批光刻膠。”上海泓明供應鏈有限公司分撥中心高級經理白瀝說,包機到達浦東機場并進行消殺后,當日就可以從這一零部件“糧倉”流轉至全國各地。
記者在泓明分撥中心的數字化看板上看到,一批批訂單正在如約配送至西安、廈門、武漢、合肥等全國集成電路重鎮,如同形成了一條跨境的集成電路零部件“公路”。包括華虹集團、中芯國際、長江存儲、臺積電、SK海力士等國內外企業,都能源源不斷接收來自上海的“芯”部件,保障生產連續性。
有了數字化供應鏈,產品還可實現全程追溯。客戶庫存、進貨與出貨量、產業鏈上下游需求等信息能更快反應,同時數據還對接海關、市場監管等部門系統,在物流和通關環節讓數字信息高速跑起來,大大提高了單證信息的準確性。
集成電路是高度全球化的產業,也凸顯出加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合作的重要性。“上海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不僅由于大量制造、設計、設備企業龍頭集聚,這里還是大量集成電路零部件的進口口岸,全國大多數集成電路關鍵零部件原材料從上海進入中國。”泓明供應鏈董事總經理沈翊表示,3月底迄今,已實現2000余件貨物進口提貨,面向全國百余家重點企業,交付急需貨物多達2600余批次。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