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林都:林區不伐木 林下找出路
新華社哈爾濱5月23日電(記者陳聰、孫曉宇)在位于小興安嶺腹地的黑龍江省伊春市,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張英善和許多林區百姓見證了當地首屆“伊春生態日”啟動儀式。
“栽樹得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栽一棵成活一棵是林業工人的本分。”張英善在啟動儀式上的一句話,道出了近年來伊春從“伐林”變“護林”的林區轉型實踐。
位于小興安嶺腹地的伊春,是我國重點國有林區,有著“中國林都”的美譽。曾經,伊春為國家提供木材,有力支援了國家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
2013年,伊春迎來“掛鋸停斧”的歷史時刻。隨著以林木資源為依托主導的產業萎縮,伊春面臨轉型大考。當地采取多種措施,推進重點國有林區改革、加快生態價值轉換,在初步劃定生態保護紅線1.54萬平方公里基礎上,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不斷完善,各類種養基地開花結果。
在過去五年間,伊春落實森林資源管護面積334萬公頃,森林蓄積量年均凈增1000萬立方米以上,森林覆蓋率達83.8%,留住山清水秀的信念已經深深刻印在這片土地上。
2021年12月,伊春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決定,將每年5月23日設立為“伊春生態日”。
從當年向國家貢獻木材,到今天還大山一片綠色,伊春在新舊動能轉換間,始終堅持將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發展協調推進,走出了一條生態立市、旅游強市、依生態轉型、靠生態富民的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
成績的背后,凝聚著萬千林區人多年如一日的努力。
在退休后把家搬回了林場,張英善用累彎的腰身、變形的十指,親手種下了超百萬棵樹,創造了生態奇跡。在烏馬河畔,老張種下的樹蒼翠挺拔,靜靜守護著這座小城,護佑著當地百姓。
就在距離啟動儀式舉辦場所不遠處,伊春森工集團上甘嶺林業局公司溪水林場分公司退休職工劉養順正在自家辦的農家樂里忙碌著,森林中生長的山野菜在經過烹飪后被端上餐桌,成為食客青睞的美味佳肴。
“我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態環境改善給生活帶來的好處。靠著經營農家樂,一年我們能收入十多萬元。越來越多的林場人依靠‘綠水青山’找到了‘金山銀山’,吃上了‘生態飯’。”劉養順感慨道。
伊春森工集團生態建設部部長王守濤介紹,伊春的森林和濕地,不僅守護著我國東北平原萬畝良田,筑起一道天然的生態屏障,更對整個東北亞地區的氣候調節、水源涵養、防風固沙、保護物種多樣性發揮重要作用。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