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吃”的植物園
新華社昆明5月22日電(記者岳冉冉、周磊、胡超)植物學家上官法智是一個頂級“吃貨”,他在家中建造了一座能“吃”的花園。
初夏,在昆明元寶山山腳的上官法智家中,天竺葵的粉花、薰衣草的紫花、蕓香的黃花、玫瑰的紅花競相開放,30平方米的小院里,近百種可食用植物嬌艷欲滴。
“生物多樣性不僅在大自然,也可以在我們自家后院。這兒的香料和食材,可以調制出各國美味和特飲,足不出戶,吃遍各地。”上官法智開始介紹這座能“吃”的植物園。
這是咖喱葉,做印度菜的必需品,特別是菜肴剛出鍋時,加上一把咖喱葉,咖喱的味道就出來了。
這是川芎,我國傳統中藥植物。川芎有一個妙用,燉羊肉時加一點葉子,羊肉就沒有太重的膻腥味了。
這是芝麻菜,沙拉里常放的蔬菜,嚼起來有濃郁芝麻味。
這是甜葉菊,一片葉子就可以讓一整杯奶茶有足夠的甜味,是較好的代糖植物,可以調制飲料。
這是木姜子,貴州酸湯魚的調料,它的果子、樹皮和樹根都能用來燉湯。
花園的一面圍墻被上官法智種滿了薄荷,“這里有近20種薄荷。這是留蘭香薄荷,做雞尾酒‘莫吉托’的材料;清湯牛肉的蘸料,得用皺葉薄荷……”上官法智說。
與別人家的花園不同,上官法智給園里每一種植物都掛上了名牌,植物的中文名、俗名、拉丁名,哪個屬、哪個科都有標注。
上官法智是業界有名的香料學家。2021年10月,在昆明舉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第一階段會議上,他作為云南特色展主場館策展人,向來賓展示了云南的一百多種香料。其中,一半以上的香料植物都來自他的花園。
為了打造這個能“吃”的花園,上官法智傾注了不少心血,用了很長時間準備。規劃各種植物的位置,哪些植物可以栽一起,哪些互相避諱,不同植物要用不同土,還要安裝架子、花藤。
打藥、剪枝、施肥、殺蟲、采摘、做菜,成了上官法智生活的一部分。在他的精心打理下,每個季節,都有植物吃。也正因為親力親為,當自己栽的植物上桌,他才會興奮不已。
鮮花作襯,美味留香,愛植物的人也熱愛生活。上官法智很感謝生物多樣性帶來的樂趣。
“保護和利用好生物多樣性,也是在造福我們自己。疫情下,大家都可以在家中打造一個明媚、有趣的生物多樣性空間,哪怕一個陽臺、一個角落,都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上官法智說。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