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連續5年提高殘疾人“兩項補貼”水平
近日,記者從山東省民政廳獲悉,為積極開展扶殘助殘行動,切實提升殘疾人服務保障水平,我省不斷健全完善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以下簡稱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體系,連續5年提高殘疾人“兩項補貼”保障水平。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將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覆蓋范圍向低保邊緣家庭殘疾人及其他困難殘疾人延伸,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覆蓋范圍向三、四級智力、精神殘疾人或其他殘疾人延伸。連續五年提高殘疾人兩項補貼保障水平
山東省民政廳聯合財政、殘聯出臺了《關于建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的通知》,按照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并兼顧殘疾人生活保障和長期照護需求的原則,與相關民生政策標準銜接,合理確定全省殘疾人兩項補貼指導標準。
目前,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由2016年平均每人每月80元、80元,分別提高到2022年的平均每人每月178元和158元;保障人數分別由2016年的43萬人次、47.7萬人次,增長到目前的58.6萬人次和121.5萬人次。東營市、日照市將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擴大到脫貧享受政策殘疾人,共有1.54萬人受益。濰坊市將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擴大到三級和四級精神、智力殘疾人,共有1.38萬人受益。
逐步拓展完善殘疾人社會救助制度
2021年9月,山東修訂《山東省最低生活保障管理辦法》,將2019年原政策中重度殘疾人“單人保”限定的“生活困難、靠家庭供養且無法單獨立戶的成年無業一、二級重度殘疾人”,擴大為“低保邊緣家庭中一、二級重度殘疾人和三級智力、精神殘疾人”。目前,全省共有22萬智力、精神殘疾人納入了城鄉低保保障范圍,占低保對象總量的15.1%。
2021年6月出臺了《山東省特困人員認定辦法》,將“無勞動能力”的情形認定由此前的“一、二級智力、精神殘疾人和一級的肢體殘疾人”,擴大為“一、二、三級的智力、精神殘疾人和一、二級的肢體殘疾人以及一級的視力殘疾人”。目前,全省共有5.2萬智力、精神殘疾人納入了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范圍,占特困人員總量的15.6%。
持續優化殘疾人兩項補貼審批流程
山東還制定了《關于簡化優化殘疾人“兩項補貼”發放工作的通知》,要求基層在受理殘疾人“兩項補貼”申請時,應當依據已共享的殘疾人證、戶籍、低保等信息,確認申請人身份及資格,不得再要求提供相關證明材料。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將“兩項補貼”審批權限委托下放到鄉鎮(街道),優化審批流程。
2021年4月,山東省民政廳聯合殘聯實施了殘疾人“兩項補貼”資格認定“跨省通辦”,殘疾人可以不分戶籍,通過全國殘疾人兩項補貼信息系統提出申請,戶籍所在地民政部門10日內反饋辦理結果。符合條件的,戶籍地民政部門當月計發相應補貼。實施兩項補貼資格認定“跨省通辦”以來,共受理申請105人,審定通過49人,極大方便了殘疾人辦事。
積極開展各類扶殘助殘行動
2019年以來,山東持續開展了“齊魯福彩助殘行動”“福康工程”“慈善扶貧精準助殘”等助殘項目,為困難家庭殘疾人安裝康復輔助器具,有效改善殘疾人生存狀況。2019年-2021年,先后投入省級福彩公益金2610萬元,為7214個低保家庭和貧困戶殘疾人免費安裝和配置假肢矯形器10610件;安排中央彩票公益金420萬元實施“??倒こ?rdquo;,為467名貧困肢體殘疾人提供假肢康復輔助器具828件;開展“慈善扶貧精準助殘”行動,投入802萬元,為1959名建檔立卡貧困重度殘疾人免費安裝和配置假肢矯形器、助行器2369件,有效保障了低保對象等特殊困難殘疾人基本康復輔具配置需求,不斷提升殘疾人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創新開展各項試點
近年來,山東不斷創新開展困難重度殘疾人照護、精神障礙社區康復、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試點。支持推動煙臺、泰安和青島、威海分別申報成為全國首批和第二批全國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綜合創新試點城市。
2020年以來,省級先后投入福彩公益金5214萬元,在16個設區的市、縣(市、區)開展了貧困重度殘疾人照護、精神障礙社區康復和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試點工作,并將其作為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舉措,豐富設施供給,規范照料服務,探索建立殘疾人照料服務工作機制,創新可持續、可復制服務模式,不斷完善殘疾人社會福利保障體系,有效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齊靜 通訊員 楊園園 報道)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