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沿海城市跨境電商發展調查
發力跨境電商:區位優勢如何用好?——沿海城市跨境電商發展調查
編者按
今年2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在全國27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淄博、日照2市入選。加上此前入選的東營、濰坊、濟南等7市,山東國家級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數量已升至9個,列全國第四位。
山東搶抓跨境電商新機遇,積極培育外貿增長新動能。今年一季度,山東跨境電商進出口同比增長3倍,拉動進出口增長6個百分點。本報特別推出“跨境電商調查”報道,首期聚焦沿海城市,記者到青島、威海、煙臺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采訪,展現當地如何發揮外貿區位優勢,推動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
立足口岸優勢,支持業態創新,六年來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增長近五倍
青島直播間開在保稅倉
□ 本報記者 白曉
5月7日,青島自貿片區的東北亞跨境電商中心倉內一派繁忙景象。近300名工作人員各司其職,將一件件商品分揀打包、加貼運單,然后裝車發運至全國各地的消費者手中。
“商家正忙著為年中618促銷備貨,倉庫里的用工量比平時多了1/3,貨物到港量也增加了1/3。”青島百盛云通跨境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武謙辰說。
2020年,曾在蘇寧易購負責跨境電商業務的武謙辰回到家鄉創業,彼時正值青島跨境電商迎來發展黃金期。
2016年1月,青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獲批設立。隨后,青島設立了專門的跨境電商綜試區服務中心,并聯合關、稅、匯等監管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搭建跨境電商生態圈,誕生了很多“全國第一”商業模式。
“青島毗鄰日韓,連通全球,日韓地緣貿易優勢得天獨厚,特別是在美妝產品上優勢巨大。”武謙辰說,比如,青島在全國率先設立了海運快件監管中心,定期班輪“夕發朝至”,構建起一條“中韓海上高速公路”,這一快速物流通道把國際物流時間和運輸成本壓縮50%以上。
同時,青島自貿片區跨境電商產業生態完備,全力支持新業態發展。去年9月,由青島自貿片區聯合百盛云通共同推出了山東首家跨境電商保稅直播基地。據武謙辰介紹,不同于一般的直播帶貨,基地將跨境電商保稅備貨與直播帶貨創新融合發展,把直播間開在保稅倉庫內,極大提高了消費者對于跨境電商產品渠道保真性的信任度,創造了單場直播銷售額過億元的紀錄。
憑借口岸優勢以及業態創新,去年百盛云通的進口貿易額達35億元,倉庫面積達3萬平方米,服務菜鳥國際、淘寶全球購、云集、考拉等跨境電商平臺、電商企業、品牌方、供應商300余家。
百盛云通這樣的新業態給青島自貿片區帶來了發展新優勢。據統計,青島自貿片區去年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100.2億元,同比增長169.5%。在以青島自貿片區為代表的跨境電商新高地的帶動下,6年來,青島跨境電商實現跨越式倍增發展,2021年,全市跨境電商進出口額超300億元,增長近五倍。
“青島擁有童裝、假發、戶外用品、珠寶首飾、手推車、汽車配件等10多個過億美元的產業集群,可為跨境電商大型平臺提供及時、充足、品類齊全、可定制化的貨源,這是青島的產業優勢。依托跨境電商綜試區打造的柔性供應鏈體系,青島正引導更多傳統生產型企業向跨境電商產業轉型。”青島市貿易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王大崑說。
近日,商務部“2021年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評估”結果出爐,青島跨境電商綜試區評估結果為“成效明顯”,綜合排名位列第一檔。雖已晉級“優等生”行列,但與杭州、廣州等南方城市相比,青島依然存在跨境電商市場主體數量少、產業集聚較差、跨境電商生態圈不夠完善等問題。
王大崑表示,下一步將從壯大市場主體、建設服務商體系、加強人才培養、完善物流體系等多個維度持續完善跨境電商產業鏈和生態圈,加快推動“產業帶+跨境電商”模式發展,把跨境電商打造成青島“雙循環”發展的新動力、制度創新的新引擎和穩外貿的重要支柱。
發揮銜接日韓等地理優勢,跨境電商出口額連續六年居全省首位
威海電商龍頭拉動業務拓展
□ 本報記者 陶相銀 本報通訊員 姜琳
5月8日,威海綜合保稅區內的海關監管倉庫,巨大的倉儲貨架上,各類商品有序陳列,每一品類都會集中放置在同一組貨架,統一編碼。這里匯集了國內外的各類商品,不僅能發往國內各地,也能發往世界各國。監管倉庫的訂單系統中,一位韓國客戶下單購買戶外帳篷,平臺隨即推送訂單、支付單、運單信息,信息核對后海關予以通關。工作人員介紹,這個包裹從該倉庫出發,第三天就能到達這位韓國消費者手中。
像這樣的倉庫在威海綜合保稅區內還有6個,不同的倉庫承擔著不同的功能。這里完善的倉儲物流體系作為“大后方”,為威海市區的多家保稅商品體驗中心提供了保障。
“一季度,全區完成外貿進出口64.3億元,同比增長37.9%,預計完成跨境電商進出口20億元,同比增長50%以上。”威海綜合保稅區商務局副局長李浩說,該區正加快完善數字貿易平臺,將利用區塊鏈技術,為企業提供申報、物流、融資、通關、退稅等全生命周期服務。
記者從威海市商務局獲悉,2021年,威海全市跨境電商進出口超過270億元,約占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的13%,規模居全省第2位。其中,跨境電商出口額連續六年居全省首位。
2018年7月,威海獲批第三批國家級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是我省繼青島后第二個獲批該試點的城市。同時,威海還是中韓自貿區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城市,有著多項政策疊加優勢。依托威海和仁川兩地海港、空港,探索實施的“四港聯動”國際物流一體化建設于2019年啟動,為威海的跨境電商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同時,隨著中歐、中亞、中蒙鐵路班列的常態化運營,打通了日韓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的便捷通道,使得威海一躍成為銜接日韓與中亞、歐洲的跨境電商樞紐城市,貨物從日本、韓國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可實現20天內“倉到倉”服務。
在去年菜鳥官方認證華北唯一優選倉落戶威海綜合保稅區后,前不久,菜鳥跨境電商進口保稅中心倉也成功落地。近幾年,穩居韓國購物平臺第一梯隊的Coupang、趣天,國內的阿里巴巴速賣通等眾多電商龍頭企業也紛紛駛入“威海賽道”。以阿里巴巴速賣通為例,該平臺把威海漁具及戶外用品作為在全國遴選的十大產業帶之一在全球推廣,已幫助520多家本地企業拓展跨境電商業務,累計進出口額超16億元。
在培植新業態新模式方面,威海基于零售出口、直購進口業務發展的基礎上,依托威海綜合保稅區先后開通跨境電商保稅進口、特殊區域出口業務,創新開展省內首單對韓跨境電商轉口業務,打造集直購進口(9610)、保稅備貨(1210)、跨境B2B直接出口(9710)、跨境B2B海外倉出口(9810)、快件等各種業務于一體的綜合性園區。
“今后,我們將采用‘平臺直播+產業帶推介’的跨境營銷新模式,在完善跨境電商供應鏈體系的同時,推動國內外知名電商平臺對接威海的漁具、紡織服裝、海洋食品,乃至新材料及制品等產業,為威海企業搶訂單、拓市場。”威海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連凱說。
以高效監管暢通物流供應鏈,去年跨境電商進出口額突破150億元
煙臺對韓業務“朝發夕至”
□ 本報記者 從春龍 本報通訊員 丁生 劉錚 李剛
5月8日,經煙臺海關查驗合格,10輛滿載服裝、五金、手機周邊產品等日用品的集裝箱車輛魚貫駛出煙臺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監管中心。該批貨值約1400萬元的商品將搭乘“海藍鯨”號國際班輪,當天出口、當天抵達韓國平澤口岸,隨之發往消費者手中。
“時間和成本是電商企業的生命線,物流快慢、成本高低直接影響著跨境電商商品的價格構成,是企業能否生存的關鍵因素。”煙臺綜合保稅區電商處處長郝述鵬介紹。
4月12日,煙臺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監管中心正式投入運營,成為山東省距離港口最近的跨境電商監管場所,主要開展跨境電商一般零售進出口業務。
為提高電商商品的周轉效率,煙臺海關實行全天候全時段監管服務模式,指定專人與場所運營方建立溝通機制,根據煙臺—韓國航線船期和運營方需求倒排值班、加班安排,全力實現跨境電商供應鏈海關監管環節“溝通順、速度快”。同時,指導企業充分用好“簡化申報、匯總統計、免征不退”等政策,完善場站管理系統、視頻監控中心、網絡平臺和電子卡口等監管輔助設施,強化智慧監管,打造優良口岸營商環境。
“現在,我們的電商貨物在煙臺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監管中心通關放行后,只需13小時就能到達韓國口岸,物流成本僅為空運成本的1/6,極大提升了行業競爭力,業務發展迅速。”中外運煙臺分公司總經理李曉文說。
煙臺與韓國隔海相望,區位優勢明顯。中韓輪渡與渤海輪渡的滾裝船來往密集,分別通航韓國西海岸的重要港口仁川港和平澤港。2019年12月,煙臺獲批國家級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跨境電商發展迎來新的發展機遇。2021年,煙臺市跨境電商進出口額突破150億元。
煙臺海關以提升跨境電商企業供應鏈物流效率為切入點,在國際郵件、機場、保稅區等國際物流聚集點分別設立跨境電商監管場所,建立高效的物流供應鏈,減少貨物周轉環節,促使國際物流循環更加順暢。此外,伴隨中韓自貿區和RCEP政策的落地實施,締約方延續對電子商務不征收關稅的決定,使中韓跨境電商貿易聯系更為緊密,為促進勞動密集型商品出口、幫助中小微企業保訂單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海關的支持幫助下,我們的電商貨物實現了‘當日申報、當日放行、當日出口、當日抵韓’,為我們吸引了更多優質客戶。”煙臺綜合保稅區保運通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秦穎說。
煙臺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獲批以來,煙臺市印發《關于推動全市外貿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制訂跨境電商綜試區年度工作計劃,成立跨境電商產業聯盟。同時,進一步優化園區布局,指導9個區市圍繞特色優勢產業,打造跨境電商線下產業集聚區,擴大跨境電商進出口。其中,開發區跨境電商產業園加快推進“外貿+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跨境電商孵化+直播基地、保稅智能云倉+智慧物流管理系統”建設;保稅港區跨境電商產業園啟動建設了1.6萬平方米跨境電商產業園,集黨建社區、商品展示、商務辦公、企業孵化、人才培訓、直播營銷等于一體。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