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防汛險點”到“生態樂園”——武漢倒口湖公園“變身記”
流水潺潺,芳草萋萋,一群綠頭鴨或悠閑覓食,或掠水嬉戲……近日,在武漢市青山區倒口湖防洪科普公園,這生態和諧的一幕引得一眾觀鳥愛好者連連按下相機快門。
“前些年就有不少游禽在湖里嬉戲,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成群結隊的野鴨。”居住在附近的市民曹先生說,由于這里生態環境好,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來此安家。
“就在幾年前,這里還是長江大堤附近著名的汛情險段,不少人望而卻步。”倒口湖公園養護管理員曾鳴向記者感慨道。
倒堤潰口成湖,因此得名倒口湖。80多年前,這里因長江武青堤潰口而成,也是武漢市距離長江干堤最近的湖泊之一。多年來,倒口湖一直是武漢長江干堤防汛險點之一。
2016年7月,武漢遭遇特大暴雨。由于長江水位高漲,倒口湖再次出現管涌險情。在防汛部門的組織下,多支搶險隊伍增援,1700多人連續奮戰30多個小時才控制住險情。
為徹底消除管涌風險,2016年汛后,當地政府提出對2016年管涌舊址進行湖底擠淤換填,用厚實的砂性土替代稀松的淤泥,提升承壓能力,防止滲透。歷經兩年除險和海綿化改造,昔日防汛險點變身為武漢首座以防洪科普為主題的海綿化雨洪公園。
如今,倒口湖公園綠化面積達到78%,雨水落下后直接滲透至泥土中,減輕了湖水容蓄壓力;主入口廣場旁的草坡上有一排“大事記”景觀柱,記錄著多次長江洪水過境時的最高水位;2016年管涌搶險舊址,在徹底除險后,通過圍堰方式進行了最大程度還原,展現抗洪搶險事跡和防汛文化。
“因汛而生,因汛而險,經過改造得以涅槃重生。”武漢市青山區倒口湖公園負責人曹智宏說,通過科普教育的形式,為倒口湖找準定位,是銘記歷史、啟迪未來的最好方式。現在來公園休閑娛樂的游客越來越多。(記者熊琦)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