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新泰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28億元 “雙統籌”新泰亮出硬核答卷
190個重點項目已開復工153個,開復工率80.5%;一季度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28億元,同比增長7.3%,預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5.6億元,同比增長16.1%……
今年以來,新泰市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時刻不忘發展第一要務,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持續推進重點項目、招商引資等重點工作,全力增強復雜環境的應對力、抗壓力,確保經濟實現平穩運行,為完成全年任務發展目標開好頭、起好步。
采取“五個一”機制
加速推進190個重點項目
4月28日,在新泰市光電產業園二期現場,記者看到整個工程主體已經完工,挖掘機正在緊張施工,工人們正忙著進行內裝和戶外道路硬化工作。看著眼前紅火的建設場景,項目負責人王峰終于松開了緊皺的眉頭:“多虧了包保專班幫忙,否則我們無法如期交工。”
光電產業園二期工程是新泰市開發區為延伸光電產業鏈推出的重要項目平臺。作為項目的包保秘書,泰安惠泰建設發展集團公司員工丁懷朋從工程開工就靠在工地,負責為工程提供全方位貼心服務。連日來,由于原供應商所在地發生疫情,導致裝飾材料、飾面材料等無法按時到位,丁懷朋第一時間匯報項目包保領導,多方幫忙聯系其他區域供應商,終于從河北邯鄲緊急調配門窗、石材等飾面材料,最大限度降低了疫情對項目的影響。
光電產業園二期工程的順利推進是新泰市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的生動寫照。為推動項目早投產、早見效,新泰對今年190個重點建設項目全都實施“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個部門、一個鄉鎮、一個秘書”的“五個一”推進體系。其中,人大、政協聯系解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所在企業問題,市級領導、工信、科技、發改、商務和鄉鎮(街道)、各級黨員干部則踐行一線工作法,撲下身子到企業、到項目、到工地,一企一策,全力幫助解決施工人員、物料運輸等方面的制約問題。通過建立每日調度、動態清零機制,對受疫情影響項目建立臺賬,實行銷號管理,共梳理問題542個、解決問題308個,有力保障了重點項目建設和企業健康運行。目前,190個重點項目已開復工153個,開復工率80.5%,其中寶灃高分子材料等15個項目竣工(投入使用)試生產。
重點項目全力推進,背后是要素保障的強力支撐。一季度,當地為24個項目辦了17.57億元貸款,政銀企合作簽約59個項目,授信50.6億元,為11家企業提供短期投資、應急轉貸7.47億元,切實把金融的血液及時輸送到企業。同時,當地把項目審批壓縮到3個環節,為190個重點項目提供代辦服務800多次。
實行“1+1+1”包保
啃下308塊“硬骨頭”
“多虧了專班負責人幫忙,這1000萬元貸款對我們企業來說就是及時雨。”得益于政協第十一屆新泰市委員會聯系幫扶委員企業制度,困擾山東明興金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強多日的資金問題終于解決。
受疫情影響,山東明興金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為融資成本高、貸款額度低,流動資金短缺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主要問題。專班人員通過調研了解情況后,充分發揮政協協商優勢,積極對接工商銀行為企業解決資金貸款問題,通過科技創新貸,僅用一周的時間,便為企業爭取到1000萬元的貸款和40%的政策貼息,高效率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這是新泰市始終把服務企業、服務項目建設作為“一號工程”,通過“1+1+1”包保制度為企業排憂解難取得的碩果之一。同樣受益的還有山東潤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經營部副總經理吳祥州介紹:“公司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大部分都是濰坊和臨沂等地企業供應,有段時間,很多大貨車下不了高速。材料如果沒辦法及時送到,就會導致企業生產處于半停擺狀態,每天損失100萬元左右。”新泰經濟開發區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隨即為企業供貨商貨車辦理了通行證。
當地對規上工業企業、“小升規”培育企業、新竣工投產項目、科技創新型企業全部實行1名縣級領導、1名屬地負責人、1名主管部門聯絡員的“1+1+1”包保制度,建立人大、政協聯系幫扶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所屬企業制度,通過“聽、看、訪、查”等方式,一季度,幫扶企業解決原材料供應、金融、用地等308塊“硬骨頭”,有力保障了企業健康運轉。
堅持“有解思維”
亮出“雙統籌”硬核答案
“3月15日,專班負責人協調省畜牧獸醫局專家組來我們公司進行獸藥生產許可GMP現場驗收,4月12日,我們就收到了獸藥生產許可證書,比我預想的提前了半年多。”對于公司能順利取得生產許可證,山東蘇威生物制藥有限公司董事長牛成偉直呼想不到,感嘆新泰的辦事效率實在是太高了。
蘇威生物年產3萬噸獸藥項目是新泰市今年確定的190個重點項目之一。負責包保此項目的新泰市畜牧中心按照“企業干一步,包保看三步”的工作思路,在督促企業加快推進項目進度的同時,著力在企業想辦辦不了、想協調協調不動的關鍵環節上下功夫。為解決困擾企業生產的獸藥生產許可GMP認證審批最大難題,專班成員春節前就把上級領導、專家請來,提前對接整改,順利幫助公司通過上級現場驗收,用兩三個月就完成了以往1年完成的工作量。
這是新泰市用“有解思維”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功例證。面對疫情對部分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造成的影響。新泰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統籌考慮,創新辦法,暢通產業鏈、供應鏈,穩住基本盤。
針對生產、防疫所需的重點物資運輸不暢的問題,新泰市與山東高速積極協調,在泰新高速新泰南服務區北區設置接駁場站,為途經疫情風險地區的運輸車輛提供中轉服務,保障企業物流順暢。目前,新泰市28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體運行平穩,預計一季度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2.23%。
為保障農業正常生產,當地還在不違反管控區規定的大原則下,按照“兩點一線、提申請、按計劃、嚴出入、跟蹤管”的思路,有序引導村民下地干活,定期召開農業、商務、超市、食品配送、農資供應等部門單位的碰頭會,加強農資供應配送,搞好品種布局和產品調劑,做好春耕備播和產銷對接。一季度,新泰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7.3%,其中稅收收入同比增長26.5%,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4.4%。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楊文潔 通訊員 趙潔】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