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船長以命相搏,驚濤駭浪中勇救7人
劉世瑜,男,漢族,1966年8月生,山東青島人,青島市城陽區河套街道山角社區居民。2022年2月被評為青島市文明市民,2022年3月被評為山東好人之星。
2021年9月5日,原本是很平靜的一天,但對于城陽區河套街道山角社區的劉世瑜來說,卻至今也難以忘記。當天因為海上風力較大,出海作業危險系數較高,為安全起見,在接到上級通知后劉世瑜按照上級要求駕駛“魯城漁60126”號漁船返航,大約在中午十二時左右突然收到“魯膠漁60166”號漁船發出的一條求救信息,隨后漁船便失去了聯系。
就在這生死一線時刻,作為一名有著三十多年出海捕魚工作經驗的老船長,劉世瑜根本顧不上考慮太多,他的腦海里只有一個念頭,人命關天,救人要緊!因為他清楚的知道面對這波濤洶涌的風浪和一望無際的大海,漁船發生危險,后果將不堪設想。當時的情況十萬火急,晚找到求救漁船一秒,船員們的生命危險就多增加一分,他努力的讓自己冷靜下來,先通過衛星定位確定了“魯膠漁60166”號漁船的位置,又立刻通知了附近的“魯城漁60167”號船一同前往救援。頂著十幾米大浪,劉世瑜駕駛漁船,朝著事發所在的船只駛去,火速前去救援。在航行途中,他一邊通知船上的船員們仔細觀察海面情況,一邊讓船上其它漁民提前做好救援準備,全體船員不顧個人安危,分秒必爭,和時間賽跑,做好一切準備確保第一時間投入到救援工作中。
由于風大浪急,漁船行駛在海面上,不停地來回搖晃,這也給救援工作增加了難度,原本約30分鐘的航程,行駛了近1小時才到達附近海域,當劉世瑜駕駛漁船靠近“魯膠漁60166”號漁船遇險人員的位置時,“魯膠漁60166”號漁船由于船艙進水已經沉底,劉世瑜發現了在波濤中漂浮的像一片樹葉似的救生筏,而遇險人員就在救生筏上,隨時都有可能被被海浪掀翻的危險,由于漁船比救生筏高好多,劉世瑜小心駕駛,立刻調整船向,控制好油門,駕駛漁船靠近遇險人員,并指揮“魯城漁60126”號漁船全部船員將提前準備好的救援纜繩拋向遇險人員,和船員合力將遇險船員一個接一個地拉上船。經過近兩個小時的緊急救援,終于將7名遇險船員救上船,此時遇險人員全身濕透,已經筋疲力盡。把船員救上船以后,他們又冷又餓情緒激動,劉世瑜見狀找了衣服給他們穿上,做好飯菜先讓他們填飽肚子。經告知,還有2名遇險船員下落不明,雖然參與救援的船員們已經疲憊不堪,但是時間就是生命,他們沒有停下救援的腳步,確認獲救船員各項體征正常后,“魯城漁60126”號漁船和一同趕來的“魯城漁60167”號船又立刻在附近海域展開了搜救,經過長達近6個小時的搜救,依然沒有發現剩下的兩名遇險船員的下落。此時,接到上級部門通知,海面風力逐漸加大,為確保其他人員安全,要求必須立刻返航。“魯城漁60126”號漁船便載著獲救的7名船員和“魯城漁60167”號船一同返航。
劉世瑜在聊起當天的施救過程,他說自己大腦一片空白,努力讓自己保持清醒,在這種場景下,如果他們也不去救援,時間一長,慢慢地人就會沒了力氣,那時候可能連一絲生的希望都沒有,自己的良心也會受到譴責。雖然當時風大浪急,全體船員也是冒著生命危險前去救援,一不小心可能自己的船也會保不住,但是真的顧不了那么多了......說起當天自己見義勇為的英勇事跡,劉世瑜臉上還掛著羞澀,和大多數漁民一樣,他不善言辭,對于自己的所做作為,也覺得不值一提,微不足道,對于勇救七人,他說,這是一種本能,是責任也是一種義務。
大風天的時候海面浪高十幾米高,風大浪大,劉世瑜沒有顧忌自己的安危,此番英雄壯舉,他表現出的舍生忘死、英勇無畏的精神和勇氣值得我們學習,劉世瑜成為了社區里邊的高齡“英雄”。其實,劉世瑜能做出這樣的大義之舉并非偶然,今年56歲的劉世瑜平時團結鄰里,樂于助人,積極投身公益事業,不斷傳遞著溫暖與大愛。
在驚濤駭浪的沖擊下,劉世瑜帶領其他船員在別人危難之時不顧自身安危施以援手,拯救了七條生命,更是挽救了七個家庭的幸福。這種見義勇為的精神充分彰顯了漁民兄弟勇敢、互助的精神風采。不用過多的話語修飾,再華麗的語言也無法描繪他們的大義之舉,平凡的生活中,劉世瑜默默地實現著人生的價值,用大愛向社會傳播著正能量!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首席記者 張譯心)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