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國內 > 正文
  • 偉大變革|中國蔬菜之鄉的“新氣質”

      30多年砥礪奮進,中國蔬菜之鄉山東壽光市從“一棵菜”發力,成為“買全國、賣全國”的蔬菜集散地;如今,壽光以蔬菜為龍頭的農業動能持續增強,邁出鄉村振興新步伐,并向著城鄉均衡發展、共同富裕的目標不斷前進,綻放時代新氣質。

      “一棵菜”蹚出鄉村振興之路

      智能化灌溉設備根據植株灌溉需求實施最佳灌溉模式;空氣溫濕度、土壤PH值等傳感器,可以采集對應的環境和作物數據,實現精準控制……在壽光丹河設施蔬菜標準化生產示范園,蔬菜大棚的智能化管理讓人驚嘆。

      

      壽光丹河設施蔬菜標準化生產示范園里展示的辣椒品種。新華社記者張志龍攝

      “用手機種菜,現在一點也不新鮮了。”稻田鎮崔嶺西村村民崔江元說。壽光是全國鄉村電氣化示范縣之一,在崔江元這個4畝多的大棚里,卷簾、溫度、通風在手機上就能搞定。

      產業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從1989年三元朱村17個黃瓜大棚開始,冬暖式蔬菜大棚的發展奠定了壽光“蔬菜王國”地位。

      近年來以種業研發、現代農業園區、全國設施蔬菜綜合服務基地為標志的轉型升級,讓壽光加快向農業現代化邁進。2020年,以壽光蔬菜為核心的千億級蔬菜產業集群入選全國首批50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

      

      第二十三屆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上的“太空種植園”。(受訪者供圖)

      人才是源頭活水。瑞航家庭農場負責人鄭景渠“子承父業”,從事蔬菜行業已10多年,他的父親是從壽光走出去的最早一批農藝師。

      “我之前在山西等地發展蔬菜基地,如今回來希望把產業做大做強。”像鄭景渠一樣的“棚二代”在壽光不斷涌現。

      “三產并進”踏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以蔬菜著稱的壽光市,二、三產業發展更為出色,占比已近9成。

      由農業起步,壽光構筑了三產交叉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當前正謀劃新跨越:瞄準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重點發力,打造設施蔬菜產業“新高地”;對接市場加快應用,推動蔬菜產品實現“優質優價”;引領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壽光標準”輸出走向全國,在全國認定27個試驗示范基地。

      壽光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不少大企業是根植于壽光深厚農業底蘊的,比如壽光納稅大戶聯盟化工的前身就是壽光縣化肥廠。

      據了解,圍繞現代農業、先進制造業、醫藥化工等重點產業,壽光篩選了蔬菜產業集團、坤隆股份、祥生科技等21家重點上市后備企業。

      繼去年主營功能性遮陽新材料的玉馬遮陽在深交所上市后,今年3月中旬,主營寵物食品的路斯股份在北交所正式敲鐘上市。目前,壽光上市股票總數達到10只,在全省縣級城市中位居前列。

      數據顯示,2021年,壽光市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53.6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銀行機構存貸款余額首次突破雙千億。同年,壽光市入選首批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名單。

      “城鄉均衡”探索共同富裕之路

      走在洛城街道于家堯河村平坦寬闊的柏油村道上,一盞盞路燈筆直挺立,一棟棟別墅錯落有致,一棵棵景觀樹成行成排,美麗鄉村令人心曠神怡。

      “以前羨慕城里人,現在城里人反倒羨慕我們村里人過得舒坦。”村民鄭洪亮說。

      

      壽光市洛城街道于家堯河村。(受訪者供圖)

      驅車游覽壽光,縣城有現代農業高新技術集成示范區、壽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園,村里有現代化建筑和花園式商品房——壽光正建設現代化品質城市,城鄉百姓共享均衡發展成果。

      在壽光,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成為農村物質與精神雙豐收的主抓手。在洛城街道韓家牟城村,一條漢字文化主題街講述了漢字的起源與傳承,文明實踐大舞臺上,村民們載歌載舞。

      壽光還把教育、醫療、環衛、交通等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初步構建了均衡普惠、覆蓋城鄉的公共服務體系。

      三產融合、城鄉一體和整縣推進是“壽光模式”的本質和特點。市委書記趙緒春說,壽光將把“全市當排頭、全省爭前列、全國進位次”作為目標,在更高質量發展上攀登突破。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