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助農點扛起鄉村振興大工程——中國銀行泰安分行助農業務發展紀實
“丁哥,我那個錢到期了,你給我辦理一下唄。”一大早,丁家莊村村民丁某來到了該村的中國銀行助農取款服務點,不到兩分鐘就辦完了業務。
放城鎮丁家莊村位于新泰市最南端,村民403戶,1204人,三面環山,是地地道道的山溝溝,屬于省級貧困村。村支部書記丁利豐同時也是泰安中行最早的一批助農取款服務點管理員。2015年以來,泰安中行積極探索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新路徑,在丁家莊村設立助農取款服務點,成功打造了助農服務的“泰安樣板”。
堅守助農初心 搭起鄉村振興基層服務堡壘
農村經濟一直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點環節之一,在我國整個經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對存款、貸款、匯兌、支付、結算等金融服務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強,但是僅依靠金融機構目前覆蓋的網點是不能有效滿足的。”泰安中行助農取款業務鑿井者、個金部副主任楊洲源說道。特別是鄉村振興戰略提出后,迫切需求一個制度完善、體系運轉健康、金融產品服務豐富的普惠金融體系來支撐鄉村發展振興的實施。
作為普惠金融發展的踐行和推動者,泰安中行以改善農村地區支付環境,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水平為目標,大力發展助農取款服務點,構建起支農、惠農、便農的“支付綠色通道”,有效地填補了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空白。助農取款服務方便了鄉村群眾生產和生活,打通了農村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在全市設立助農取款服務點88個,輻射60多個鄉鎮,為20余萬農村用戶提供服務。
聚神使命擔當 讓金融成果花開遍地
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最開始的時候,我們幾個人分頭,跑遍了全市6個縣市區的50多個鄉鎮,聯系了100多個村委,先選地方再選人。”聽楊洲源聊到業務發展之初,心里就聯想到了“開局良好,后程可期”這句話。
2014年底,泰安中行在上級行和中國人民銀行的指導下,開始發展助農取款服務點業務。工作開展之初,沒有任何經驗,摸黑的總結分析。一行人就像研究兵法一樣,探討著一個個“必爭之地”,往往一個地方要考察上半個多月。
“深入鄉村之后,確實是感同身受,對于城市里的人來說,取款存款可能就是下一趟樓的事,但是在鄉村,取款存款可能就得提前好幾天開始考慮,拿出半天甚至一天的時間去辦理。特別是對于那些老年人來說,這個助農點是亟須的。”在這一群“鑿井人”心里,最開始的忙碌不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更是多了一份對于惠農助農的真切念想。
勁使到了,服務點設起來了,可村民對于助農取款服務點卻不信任。這么大銀行會開在村里?寧肯上縣城里去取款,也不愿意來這辦業務。“需要一個過程,為了扭轉村民的意識,我們配合助農點開展了非常多的反假幣、反洗錢、反電信詐騙宣傳活動,給村民吃下一顆定心丸。”時間久了,村民也就更加信任中國銀行了,而這離不開一個個助農管理員的辛勤付出。
攜手助農惠農 把金融服務送到家門口
地方是陣地,管理才是靈魂。選好助農管理員是助農業務的根本。作為泰安中行第一批助農管理員丁利豐,管理員的工作給他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放城鎮丁家莊村地理位置特殊,是附近幾個村出入的必經之地。早前泰安中行考察的時候,找到了當時在村里經營著一家超市和移動業務代辦點的丁利豐。
“以前言談舉止比較‘放縱’,一句話說多了說少了無所謂,沒有什么思想覺悟。那時候還做著超市、五金、網線的業務,整天三頓飯湊成一頓吃,根本忙不過來。”最早和銀行對接時,丁利豐也有些抵觸,覺得自己能力有限干不好。抱著試試看的態度開展的工作,結果發現助農取款服務點確確實實讓老百姓得到了很多便捷的服務。
“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忒方便了,再也不用跑那么遠的路了!”丁利豐印象最深的是小港煤礦的退休老職工,以前他們總自己拿著社保卡到鎮上的中國銀行辦業務。路途遠不說,因為年紀大了怕不安全,不會輸密碼不會簽字,總得讓子女陪著一起去。“做了助農管理員之后,真的是感到很榮幸,也很感恩中國銀行這個平臺。”丁利豐說道,和老百姓打交道越來越多了,老百姓也認可,威信也高了。
2019年,丁利豐全票通過成為村黨支部書記,之后村支部和泰安中行簽訂了黨建共建合作協議。“做了村支書后,我更要把服務大眾的思想和貫徹黨的方針政策放在首位。”希望借助中國銀行泰安中行這個平臺更多地為老百姓辦實事、謀福利。現如今,丁家莊村助農點業務范圍輻射到了周圍10余個村,存款余額6000多萬元,位列泰安中行第一。
推動場景建設 “織”出普惠金融服務網
2018年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迅速在新泰興起新農村建設的熱潮,特色小鎮項目落戶新泰,新興農村合作組織、農村經濟股份合作社日益增多,普惠金融服務和金融產品的需求者越來越多。泰安中行加快助農點業務轉型,積極打造“助農業務3.0版本”,在原有金融服務的基礎上更多承擔了產品推廣、金融知識普及、消費者權益保護等職能,建立了多元化金融服務網絡。
這張“網”,構建了服務鄉村的完整架構,有效下沉了服務重心。泰安中行聯系對接丁家莊村冷庫恒溫庫項目,統一辦理了鄉村振興卡。“這個卡我們這用的特別多,不光是免跨行取款費,免短信免年費,免小額管理費,能享受的優惠這一個卡都有,特別接地氣。”丁家莊村民介紹。同時,分行整合資源打造“中銀書屋”,為廣大鄉村百姓提供免費書籍瀏覽、借閱,引導群眾浸潤書香、開闊視野,將助農點打造成文化中心、服務中心。
在泰安中行,還有一群助農經理隊伍,年齡跨度從二十多歲到五十多歲。新泰支行孫紹廣為拓展助農業務,自己開著車跑遍了新泰市一百多個行政村,半年走過了4萬多公里。岱岳支行老尹到了快退休的年齡主動投入到助農事業中,利用積累的人脈,“慧眼識人”成功建立多家千萬級助農點。嚴寒酷暑助農經理們一直活躍在鄉間地頭,成為鄉村振興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目前,泰安中行助農點存款余額已達到9.6億元,開通手機銀行2萬余戶,加快了農村地區移動支付的推進,為農村客戶配置了2060戶信用卡,改善了農村客戶的消費及投資水平。開展助農金融知識宣傳286場,與銀行業協會共同成立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聯絡點,為村內的養殖戶、種植戶等提供普惠金融貸款、住房貸款等,貸款余額達到近2500萬元,有效解決了農戶資金需求,讓金融惠民的成果真正花開遍地。
【通訊員 楊洲源 張聰】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