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工作做到極致 用智慧創新創效——記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賈衍強
煙熏火燎、煤污遍地,進出一身灰塵,衣服永遠灰撲撲,這是人們對鍋爐房的印象。但走進山東眾成飼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鍋爐房,80平方米的工作間,墻壁白凈、玻璃锃亮、地面無塵,只有鍋爐上幾處擦不掉的黑色痕跡彰顯著歲月,鍋爐工賈衍強身穿白襯衣,正拿著雞毛撣子輕掃偶爾沾到鍋爐上的灰塵。
今年53歲的賈衍強是山東眾成飼料科技有限公司610車間一名普通的鍋爐工。從2003年進入公司起,賈衍強從裝卸工到車間工人到小料工,再到現在的鍋爐工,一直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堅持做好一件事的賈衍強,通過不斷打拼和創新,也完成了從打工人到創業人的蛻變。
一身“白衣”的秘密
“十年后,我們鍋爐房更加寬敞明亮,穿著皮鞋、白襯衫上班,墻上掛著有成就感的照片,養著各種花……”
在賈衍強工作的鍋爐房內,墻上貼著“個人目標導航圖”,這份落款2014年2月的導航圖,目標、行動計劃、目標獎勵等內容一目了然。不到十年,賈衍強所寫下的目標已經一一實現。
2008年,賈衍強從生產車間調到鍋爐房成為一名鍋爐工。在成為鍋爐工后的幾年里,賈衍強秉著干一行愛一行的精神不斷努力,干好本職工作。也因是鍋爐工,身上臟兮兮的,有些自卑的賈衍強,每次都是最后一個去食堂吃飯。直到2013年,公司提出要做全國最高端的蛋小雞開口飼料,倡導崗位創業。受到公司大環境鼓舞的賈衍強,開始思考,要打造“行業”第一鍋爐房,與生產的高端產品相匹配。為此,賈衍強下定決心要顛覆每個人對鍋爐房的認知,為自己定了一個目標——“穿白襯衣燒鍋爐”。
窗明幾凈,這是賈衍強的第一個小目標。為此,賈衍強購買了鋼絲球、洗衣粉,從第一個窗戶開始,每天擦一個窗戶,憑借著堅韌不拔的精神把又臟又油的九個門窗全都擦得干凈明亮。隨后,賈衍強繼續攻克積攢了十幾公分厚度灰塵的地面,用十幾天時間打掃干凈。憑著一股韌勁,實現了窗明幾凈的目標,從那之后賈衍強每天堅持打掃衛生,哪個地方臟了就立即擦掉,拖地面、擦玻璃、擦爐體成為他的工作常態。
鍋爐房臟亂的罪魁禍首是煤煙與粉塵。為徹底擺脫煙塵的困擾,賈衍強通過學習和鉆研改良了現有設備,通過借鑒抽油煙機的工作原理,為鍋爐裝上了煙氣罩和5米多的煙筒,又安裝了七個換氣風機,徹底將煤煙排出室外。
不怕苦、不怕累,做在前、走在先,是一名合格黨員的底色。經過不斷努力,賈衍強把工作做到了極致,實現了“白衣”夢,變成一名穿著白襯衣上班的鍋爐工,也通過努力在燃煤鍋爐房獲得了4項實用新型專利,分別是一種上煤機控制裝置、一種鍋爐除塵裝置、一種蒸汽鍋爐儲煤斗內儲煤量觀察裝置、一種鍋爐除渣裝置。
喜歡“折騰”的賈師傅
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對工作充滿熱情的賈衍強,在公司內被親切地稱為賈師傅,不僅高標準要求自己,也是一名喜歡“折騰”的鍋爐工。他認為,作為一名黨員,就要在日常工作中比普通群眾先行一步、高出一籌,在一點一滴的小事、一舉一動的言行中折射光輝、當好示范。
在賈衍強的眼里,鍋爐房就是他的另一個“家”,鍋爐不是工具,而是他的工作伙伴。鍋爐房安全是頭等大事,為做好安全生產,賈衍強時刻用“望聞問切”的辦法照顧著他的工作伙伴。“望”就是時刻觀察環境的異常變化,關注鍋爐工作狀態,辨識現場的危險源;“聞”就是查聽鍋爐運轉有無異常響聲,判斷工作狀態和零部件緊固、配合、磨損等情況;“問”就是每天對鍋爐的各項指標“噓寒問暖”,隨時感應鍋爐的任何“頭疼腦熱”;“切”就是用手去摸,準確掌握鍋爐的工作性能及運行情況,作出維護、檢修安排,讓鍋爐每一天都能安全運行。
過去,鍋爐房和車間用氣通過生產經理協調,供需兩方互不說話。但計劃趕不上變化,有時任務增大,蒸汽不能滿足需要,急得車間同事團團轉;有時任務減少,鍋爐還在呼呼燒,眼睜睜地看著蒸汽排進下水道,造成嚴重的浪費。賈衍強也漸漸意識到,自己的服務僅僅局限在鍋爐房里,鍋爐燒得再好,也只能是啞巴式服務。為此,2012年11月,賈衍強針對管理運行機制存在的弊端,向董事會遞交了一份建立節能減排聯動機制的報告,批準后,聯合生產經理、各車間主任、煤炭采購員和質檢員組成一個節能減排團隊,每天主動協調生產計劃,及時反饋煤炭燃燒情況,摸索出了鍋爐用煤的標準燃燒值,控制采購標準,并牽頭制定了節煤降耗機制,一年下來,團隊為公司節約用煤45噸。
2016年底,鍋爐房要煤改氣,舊的鍋爐房被保留了下來,成為一個新的學習基地。賈衍強的辦公地點轉到了新鍋爐房。在燒氣的過程中,賈衍強發現很大一部分的水蒸氣都蒸發到空氣中,帶走大量的熱能。為此,賈衍強又開始“折騰”,設計安裝了冷凝水回收利用裝置。“回收回來的水可以直接進鍋爐二次利用,一個月可以省5000元的燃氣費。”指著鍋爐房內的裝置,賈衍強笑著說。
從鍋爐工到“校長”
“做標桿,學標桿,標桿咋干咱咋干!”作為一名普通的鍋爐工,賈衍強通過努力成為公司內第一個創業標桿。“當時很多人都來找我聊天,請教一些問題,各崗位也都有了創新意識和衛生意識。后來我就有了一個想法,想辦一個針對一線工人的眾成小學。在公司領導的支持幫助下,2015年在公司內建了一處‘老賈學堂’,由我任‘校長’,通過分享交流課,幫助公司同事在自己崗位上有所突破,實現崗位創業。”賈衍強說。
新生活的引領者,這是“老賈學堂”創立后,賈衍強的新定位,也由此開啟了他新的創業之路。學堂既是我們員工之間溝通成長的平臺,也是幫助全體員工化解家庭瑣事,安心投入工作的驛站。賈衍強告訴記者,學堂建成之后,每個月舉辦一次分享會,員工上臺分享家庭、工作故事,講述大家最關心、最困惑的生活話題。員工在分享交流中解開了生活瑣事的煩惱,也學習到了如何處理生活和工作中的矛盾。
在“老賈學堂”開課的過程中,賈衍強又聯想到社區、學校里的愛心基金可以幫助有困難的人,于是他以“老賈學堂”校長的身份,牽頭成立了新生活委員會以及“老賈辦真事”愛心基金,走出鍋爐房的崗位服務更多一線員工,幫助員工解決生活上的困難以及工作上的困惑。
黨員引領是看得見的力量。保潔員羅文青用一年多的時間徹底清理衛生間,讓便池里的水達到能喝的標準;保管劉健在完成自己工作之余,考下叉車證,主動承擔部分叉車工作;食堂服務團隊做出安全承諾,確保干凈衛生的同時研究菜式,讓員工一日三餐都愿意到公司吃……在賈衍強的帶動下,公司涌現出了一批批創業標桿,63名一線職工也建立了自己的夢想臺賬,公司上下形成了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的新風尚。
2018年,賈衍強當選第十三屆山東省人大代表,為響應“食安山東”建設,他結合工作提出了飼料中不添加抗生素、發展無抗生豬養殖、雞蛋里不添加合成色素等建議,為讓人們都吃上健康放心的食品努力。2019年,賈衍強被評為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2020年,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2021年3月,被聘為泰安市黨員教育師資庫教師。鍋爐工讓賈衍強收獲了一個個榮譽,但這些榮譽對他來說,更是一種激勵,更需鞭策自己不斷進步。
“鍋爐工就挺好”“身為人大代表更不能脫離一線崗位”……如今的賈衍強,還是一名每天與鍋爐相伴的普通工人,堅持“為一件事著迷,簡單執著”。“擇一事終一生”的執著專注,“干一行專一行”的精益求精,賈衍強在平凡崗位上詮釋了工匠精神,也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劉小東 攝影記者 陳陽】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