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七大創新推進群眾體育強省建設
對標國家戰略,對標更高水平,從今年開始,立足于走在前,山東用七大創新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體系,加速推進群眾體育強省建設,助力健康山東。4月27日,全省群眾體育工作會議確定了山東今年和今后一個時期的群眾體育工作的主基調。
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山東全民健身“更高水平服務體系”立足于“三個走在前”,強化了制度設計,明確要求 “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統計監測制度”。這意味著全民健身的發展任務更加量化、硬化,群體工作的評估考核、業績排名將更加以實績為依據、用數據來說話。
依托山東省全民健身工作聯席會議,根據成員單位職責分工,分別制定貫徹落實方案和工作措施,最后匯總為全省的工作任務臺賬,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分階段、分年度組織實施。這些制度設計,必將有力推動全民健身工作向“嚴緊硬”轉變。
山東省體育局局長李政說,全省體育系統要從更高的政治站位出發,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既抓全面落實,更抓重點突破,著力強弱項、補短板,有效提升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緊扣構建服務體系的最硬任務和最突出矛盾,首先要讓全省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要達到更高水平。這是群眾健身的基本依托。未來15年,山東的場地設施要努力實現3個目標:一是舉步可就。把場地設施建設得規模宏大、廣泛分布、就近可及。二是提檔升級。全省健身設施的結構要顯著優化,群眾喜聞樂見的球類、游泳、田徑、冰雪等項目場地要大幅增加。三是智慧管理。場地設施尤其是體育場館要普遍實現智慧化管理,群眾預約場地實現“網上辦”“掌上辦”。
李政認為,這里的關鍵,是融入好國家部署的補短板工程,以及各部門實施的專項民生工程。當前,住建部門在推進居住小區配建健身設施;發改委在牽頭打造“更綠色的健身載體”,包括建設體育公園、國家步道體系,開放水域、森林等;農業部門在規劃鄉村振興;文旅等部門在打造黃河、大運河、齊長城等旅游目的地;各市都在組織老舊小區改造、城市雙修、城市公園建設等,不少市在規劃打造“市民生活圈”。對這些重大專項工作,各級體育部門一定要積極對接、主動融入,借力推進設施建設。
為此,省體育局制定了2022年度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實事清單,將支持沿黃九市建設體育公園、健身步道、農村示范社區健身工程作為重點項目推進。
全省2023年要全面建成縣級“三個一”、鄉鎮“兩個一”工程,2025年人均面積達到2.7平方米,2035年超過3.5平方米。
省體育局黨組副書記喬云萍說,各級體育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嚴抓落實,確保完成任務并爭取超額完成。同時,要切實抓好場館開放和設施維護這兩項社情民意反應突出的工作,把國家的政策規定落實到位。
大力實施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行動。本周期,全省各級體育部門要結合貫徹落實61號文件,圍繞實施補短板行動,加強統籌協調、認真抓好落實,著力解決“群眾去哪健身”的問題。
聯系千家萬戶,天長日久地開展健身活動,必須依靠健全發達的組織網絡。從今年起,山東要突出健身組織和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加強健身組織網絡建設。要繼續大力推進“1+2+N”發展模式,健全省、市、縣、鄉四級體育總會,健全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和老年人體育協會,大力發展單項協會和人群協會,強化政府購買服務政策扶持,促進體育組織加速發展。
讓廣大群眾動起來,是衡量全民健身發展成效的根本標準。為此,山東要繼續擴大群體賽事和活動的規模。要突出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辦好社區運動會。這是最貼近群眾的運動會;構建好群眾體育賽事體系。三是努力擴大組織主體。要堅持全民賽事全民辦。
李政表示,要堅持放開體育資源,放手支持社會力量策劃組織體育賽事活動,避免賽事資源閑置,促進辦賽主體發展。同時,要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提高安全辦賽的能力。
實現均衡發展,促進共同富裕,是構建更高水平服務體系的題中之義。今后,山東要突出加強兩方面的工作:一是強化農村體育,助力鄉村振興。省體育局會組織策劃一個全省性的總體方案,各級體育部門要研究制定本地區農村體育提升計劃,促進農村體育服務上水平、均等化。二是強化工作創新,構建“三沿”體育帶。
還有加大普及培訓創新,讓體育技能要達到更高水平;部署“構建運動促進健康新模式”,推動健康關口前移,額讓“體衛融合”要達到更高水平;提高信息服務的能力,讓智慧體育要達到更高水平。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于曉波 報道)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