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疫苗打一針就夠了?醫生提醒
近日,話題#HPV疫苗三針可只打一針#登上熱搜,引起了許多正在搶苗或正打算開始接種的人們的關注。
2022年4月4日至4月7日,世衛組織在其官網稱“接種一針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可有效預防宮頸癌,且與接種兩針或三針疫苗保護效果相當。”
世衛組織發布的具體內容,建議HPV的接種劑量計劃如下:
9-14歲女孩(主要人群)可接種一劑次或兩劑次;
15-20歲年輕女性接種一劑次或兩劑次;
21歲以上的女性注射兩劑次(間隔6個月);
免疫功能低下的個體,包括 HIV 感染者,如果可行應接種三劑次,否則至少接種兩劑次。
世衛組織此建議其實是為了解決HPV疫苗全球普及度低的問題,也是為了在2030年讓90%的女孩在15歲之前能夠接種疫苗。同時也可以緩解全球供應壓力。
那么,打一針HPV疫苗真的能代替三針嗎?除了接種疫苗,還有哪些預防宮頸癌的方法?一起來看。
1.什么是宮頸癌?
宮頸癌是婦科第二常見的惡性腫瘤,發病率僅次于乳腺癌。高發年齡為50-55歲,但近年來,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30歲以前發病的情況越來越多見。
宮頸癌雖然致死率很高,但它是惡性腫瘤中唯一病因明確、可以做到早期預防和篩查的疾病。
2.HPV與宮頸癌有什么關系?
HPV是人乳頭瘤病毒,能引起人體皮膚黏膜的鱗狀上皮增生。超過96%的宮頸癌患者是因為感染了HPV。
目前已經分離出200多種不同亞型的HPV病毒,
根據危險性的高低,將致癌風險高的亞型稱為高危型,致癌風險低的亞型稱為低危型。
低危型的HPV病毒會導致扁平疣、尖銳濕疣等疾病。高危型的病毒會導致女性患宮頸癌,男性患陰莖癌、肛門癌以及前列腺癌等。最常見的是高危型HPV-16和HV-18,占整個宮頸癌比例的87%以上。所以如果感染了16號和18號HPV病毒,一定要高度重視。
德國病毒學家哈拉爾德·楚爾·豪森是最早發現HPV與宮頸癌之間存在明確因果關系的,并為宮頸癌疫苗打下了基礎,使宮頸癌成為真正可預防的疾病。
3.宮頸癌的高危人群?
HPV感染最主要的途徑就是性傳播,所以性生活較早、性伴侶較多的人感染幾率更大;
大多數情況下HPV可以被人體免疫清除而自愈,但是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會反復感染或引起癌變;有宮頸癌、子宮內膜癌、陰道癌或外陰癌等家族史的人,患病幾率更高。
對于有性生活史三年以上的女性,均應進行宮頸HPV病毒檢測;并且女性還要定期體檢,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4.如何有效預防宮頸癌?
宮頸癌分為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
HPV疫苗接種是宮頸癌的一級預防措施
HPV疫苗分為二價、四價和九價:
(一)什么年齡接種疫苗效果好?
越早接種效果越好,17歲以前接種,患宮頸癌的風險下降88%。HPV疫苗免疫接種對未感染HPV的個體最有效,接種的最佳時間為個體首次發生性行為前。
(二)一針是否能達到三針同樣的免疫效果?
還缺乏很有力的臨床研究證據。
目前所有HPV疫苗說明書以及大多數國家的指南或者共識,都提到最好能打2-3針。
以1-2針替換目前的共識,還需要更多的臨床研究來支持。
宮頸癌篩查是二級預防措施,包括宮頸TCT檢查和HPV檢查。
TCT檢查是指液基薄層細胞檢測,檢測宮頸細胞并進行細胞學分類診斷。HPV檢測有無病毒感染,TCT檢查宮頸細胞是否發生了異常變化。通過兩者結合真正做到早發現、早診斷。
HPV疫苗接種能從源頭上減少HPV感染,但HPV疫苗接種也不能做到百分之百預防癌癥的發生,更不能阻止已存在的相關疾病的進展,所以只要性生活超過3年的女性或者25歲以上女性,不管是否已接種HPV疫苗后,仍需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
5.HPV疫苗接種后有不良反應嗎?
HPV疫苗接種后的不良反應與其他常規疫苗不良反應相似,如注射部位疼痛、腫脹、出現紅斑,少數有全身反應如發熱、頭暈、惡心等,通常癥狀輕微,短期內即可緩解。如既往有接種其他疫苗后過敏,應提前告知醫生,出現過敏性反應后及時就醫。
來源:科普中國(ID:Science_China)
本文專家:鄧鑫,北京協和醫學院,醫學博士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