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員”變“一員” 山青水更美——安徽池州探索“一員制”護美麗鄉愁
新華社合肥4月24日電題:“多員”變“一員” 山青水更美——安徽池州探索“一員制”護美麗鄉愁
新華社記者吳慧珺、俞啟涵
錯落有致的村居,連綿起伏的青山,碧綠的湖水倒映著藍天……在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棠溪鎮雙合村,綜合監管網格員胡建斌正騎著摩托車在村里巡邏。“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好畫面盡在抬眼之間。
看到村民門口洗菜淘米的溝渠中有不少漂浮物,胡建斌停下車把漂浮物一一撈了上來。“路邊的垃圾、村里的違建、養殖場的違規排放……這些我看到都要及時處理上報。”胡建斌說,除了環境保護外,村里的森林防火、防汛抗洪、平安宣傳等工作也是自己的重要職責。
胡建斌說,過去村子里有巡河員、護林員、巡田員等各類“員”,自己也曾是一名環境監督員,現在要求“一員”管到底,責任重了,工資也跟著漲了。
胡建斌身份的轉變,源于貴池區創新設立的綠水青山綜合監管“一員制”模式。據悉,貴池區成立多部門聯動的綜合協調辦公室,將環保、林業、水利、農業等多部門資源整合,并將基層的環境監督員、巡河員、護林員、巡田員、護路員等整合為綜合監管網格員,還編制了綠水青山資產清單和網格區域監管清單。綜合監管網格員對照清單,以固定的線路每天打卡式巡查。
據棠溪鎮黨委書記何智勇介紹,棠溪鎮在“一員制”工作推行前,各類“員”加起來有62名,推行“一員制”后,通過公開選聘、競爭上崗等方式最終確定綜合監管網格員15名。
貴池區副區長王玉平表示,通過網格員實現“多員合一、一員多用”,為村民開展“組團式”服務,能更好滿足村民對村居治理的訴求。同時,各鎮街也打通了網格員向村干部發展晉升的渠道,讓他們付出有收獲,干事有盼頭。
綠水青山綜合監管“一員制”還實現了智慧監管。貴池區在各鎮街搭建了“一員制”智慧平臺,形成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協商共管”的生態管護機制。
“農戶在基本農田內違規建設養鴨大棚”“養殖場沉淀池出現污水泄漏”“山林有大量枯死松樹”……在棠溪鎮綠水青山綜合監管“一員制”智慧平臺的大屏幕上,不斷滾動著網格員通過手機App上傳的各類村居治理和生態環境等相關問題,并實時顯示問題處理進度。
記者注意到,平臺上傳的各類問題,網格員能立行立改則立即整改;如果無法處置,則通過平臺上報鎮街,鎮街協調人員處理;如果在鎮街層面無法處理的,則通過平臺上報區級層面,由區級將問題交辦各職能單位,基本做到了“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王玉平說,通過推行綠水青山“一員制”綜合智慧監管,貴池區構建了“面上統一管”“小事有人做”“事事能閉環”的鄉村治理體系,讓村居治理實現了從自治、共治到智治的治理變遷。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