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清零”是符合我國國情的現實選擇
面對當前艱巨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我們必須全面深刻理解黨中央作出的“科學精準、動態清零”總方針,充分認識這一總方針是我們黨基于國情作出的科學決策和基于實踐經驗作出的正確選擇,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和治理效能的集中體現。
堅持“動態清零”,是基于國情作出的科學決策
我國是人口超大型國家,中國大陸人口14億多,其中老年人2.67億和慢性病人2.6億。盡管目前對于現階段全球流行的奧密克戎變異毒株的毒性還有不同看法,但是該病毒傳播速度快、隱蔽性強,對于包括老年人、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在內的脆弱群體來說更容易感染而且風險極大,卻是不爭的事實。雖然就目前統計數據看,奧密克戎的重癥率比德爾塔低,但死亡率要比德爾塔高。如果放棄“動態清零”,也采取“躺平共存”政策,那么這些脆弱易感人群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便面臨嚴重威脅。
我國也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的不平衡性不充分性矛盾依然存在,醫療資源、醫療設施和醫療水平在地區之間的差異性仍然突出。近期發生在東部沿海發達大城市的幾次疫情已經帶來這么大壓力,那么,可想而知,如果在農村以及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發生類似疫情,很容易形成規模性反彈,也更容易造成醫療資源擠兌甚至擊穿現有醫療體系,將使更大群體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面臨嚴重威脅。
我們黨正是充分考慮我國具體國情,本著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目的就是不讓病毒在疫情所在地流行、蔓延,也防止病毒從疫區傳播擴散到其他區域,盡最大努力把疫情對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威脅以及對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影響,控制在最小。
堅持“動態清零”,是基于實踐經驗作出的正確選擇
面對疫情,世界各國立場不一,方法各異,效果當然也是天壤之別。相比西方選擇“群體免疫”“自然免疫”“躺平共存”,我們選擇“動態清零”。這是我們尊重科學并基于廣泛實踐摸索出來的可行可靠方案,是有效抗擊疫情的法寶。
抗疫兩年多來,我們黨始終根據疫情形勢,不斷調整完善防控策略和具體部署。目前的“動態清零”,其精髓就是“科學”“精準”,就是在出現病例或疫情后實施快速發現和圍堵,發現一起、撲滅一起,從而用最低社會成本和最短時間控制疫情,最大限度地平衡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只有在疫情發現晚的不得已的情勢下,才會選擇全員核酸篩查、全城封控。這時確實會給經濟造成影響,給生活帶來不便。但是,我們卻以一時的影響換來長期的穩定增長,以局部的不便和損失爭取到了全局的勝利。
事實證明“動態清零”是科學、有效的。相比一些西方國家選擇“躺平共存”,結果導致感染和病亡人數高居不下、經濟與社會一再遭受沖擊,我國堅持“動態清零”,不僅有力捍衛了疫情防控成果,感染人數、發病人數、重癥人數和死亡人數仍保持在較低水平,新冠死亡率更是全球最低之一,而且經濟保持穩中向好態勢,2020年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常態化疫情防控以來,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更是實現了8.1%的增長。
堅持“動態清零”,我們有勇氣也有底氣
抗疫兩年多來,變的是不同階段的具體防控策略,不變的是黨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價值理念。兩年前,疫情一經發生,習近平總書記就明確指出“這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面對大考,黨和國家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當前,黨中央提出“動態清零”總方針,是我們黨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價值理念的必然選擇,是我們黨對這一理念的堅決踐行,也是我們黨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再次體現了我們黨的勇氣和擔當,也給當前疫情防控指明了方向。
我們黨有勇氣擔當作出這個承諾,也有底氣來兌現這個承諾,有條件也有能力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這個底氣來自我們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來自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一最大制度優勢。在黨的領導下,堅持全國一盤棋,把各方力量和智慧凝聚起來,形成海內外中華兒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強大合力。在這次上海疫情期間,正是在黨的領導下,來自全國各地近5萬名醫務工作者和核酸檢測力量馳援上海,各省市提供的防疫和保障物資源源不斷運抵上海;正是在黨的領導下,將全市人民緊急動員起來,組織起包括廣大黨員干部在內的強大的志愿者隊伍,與居委村委一起落實好“全域靜態管理、全員核酸篩查、全面流調排查、全民清潔消殺”等綜合防控措施;正是在黨的領導下,在解決物資保供和就醫配藥等市民群眾最關切的難點堵點問題上,政府和國有企業托底保障作用有效發揮,市場尤其是平臺企業的配置資源作用有效發揮。下轉 4版(上接第2版)當前,只要我們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猶豫不動搖,上下一心、群策群力,我們就一定能夠贏得抗擊疫情的全面勝利。正如兩年前“武漢保衛戰”,封城和強制隔離政策也曾備受爭議,但是最后我們以實際抗疫成效粉碎了各種謠言、贏得了世界尊重一樣,今天人們關于“動態清零”與“躺平共存”之爭也必將在我們的全面勝利面前得到最有力的澄清。
事實上,世界一些選擇“躺平共存”的國家,不是不想防控,而是沒有能力做到。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奉行個人主義和資本利潤至上,作為資本市場守夜人的西方政府只會屈從于商業利益,優先考量利潤而非公共衛生、人民健康安全。所以,他們始終在防控與放開之間搖擺,各種防控措施顧此失彼、進退失據,在無法防控也沒有能力防控的情況下,只能選擇“躺平”,并以“與病毒共存”“群體免疫”來哄弄民眾、粉飾門面。對此,我們必須保持清醒。
(作者系上海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員、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