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可持續發展 中國青年之聲響徹聯合國舞臺
新華社北京4月21日電 題:聚焦可持續發展 中國青年之聲響徹聯合國舞臺
新華社記者黃玥
推動可持續發展,中國青年是一支不容忽視的力量。
北京時間4月19日至21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以視頻會議形式舉行的2022年聯合國經社理事會青年論壇上,中國青年代表就“水下生物”“陸地生物”“優質教育”等可持續發展目標發出了中國青年之聲,貢獻了中國青年方案。
來自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的米紅旭從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10年,在陸地生物保護分論壇上,米紅旭分享了海南長臂猿這一全球最稀有的靈長類動物種群數量從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的個位數,恢復至5群36只的情況。米紅旭說,“海南長臂猿的種群數量恢復之路,也是一條人與自然相處的轉變之路,這也是國家公園建設的意義所在。”
在這片雨林開展生物多樣性監測工作時,米紅旭通過拍攝記錄和積累影像,十年間發現了50多個新物種。“這里有太多物種,以太多我們尚不知曉的方式相互關聯著,它們之間相互作用有助于整個生物圈的穩定和功能發揮”,米紅旭表示,他們策劃生物多樣性紀錄片拍攝行動,通過制作視頻科普生物多樣性知識等,繼續守護和探索生物多樣性保護。
作為一名年輕的工程師和創業者,歐卡智舶的首席執行官朱健楠和團隊致力于“用機器人保護海洋,用自動駕駛賦能水域”,他們開發的具有清潔、割草、噴灑等功能的清潔船可用于日常水域保護,還能提供實時和全方位的海洋數據保護。
“在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全球發展倡議的過程中,我們青年不應該缺席。”朱健楠在亞太地區分論壇上呼吁,希望越來越多的青年人能同我們一起,在科技創新上磨真刀,用實際行動書寫智能清潔的綠色篇章。
童行書院教育機構創始人郝景芳在教育議題分論壇上表示,面對全球化倒退、國家間沖突加劇、數字鴻溝等挑戰,青年一代需要發揮引領作用,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加強各國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促進教育公平、為貧困家庭提供支持,需要新的教育經濟模式和數字技術的應用。這就是我創辦這家機構的初衷。”郝景芳還認為,增進不同國家、不同族裔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理解,將為促進全球和平發展作出貢獻。
作為全球青年參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平臺,聯合國經社理事會青年論壇已經舉辦9屆,對匯聚青年智慧、引領青年行動、推動合作共贏具有重要意義。今年論壇以“從新冠肺炎疫情中更好重建,創造可持續未來的青年行動”為主題,在高級別會議、分議題平行會議、互動環節等,吸引了來自各國和各地區組織、多邊組織的高級別官員和青年代表出席。
全國青聯主席汪鴻雁在高級別會議致辭中表示,在推進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中國政府和中國青年組織引領青年廣泛參與、攜手奮進。希望青年朋友們勇擔歷史使命,共同踐行多邊主義,倡導和平發展,為推動實現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全球發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青春力量。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