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首次發現隋至唐早期燒制精細白瓷的窯址
記者從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考古工作者去年在山西省晉陽古城遺址發現了一處隋至唐代早期既燒青瓷又燒精細白瓷的瓷窯址,為了解山西一些出土瓷器的生產作坊提供了線索,對研究中國古陶瓷具有重要意義。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晉陽古城遺址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經歷了春秋初建、北朝繁榮、唐代鼎盛,在宋初遭火焚水淹后塵封于地下,連續使用約1500年。在唐朝,它是與京都長安、東都洛陽齊名的“北都”。
考古工作者發現的這處瓷窯址位于北朝至唐代宮城區的南部,共清理出3處瓷窯爐遺跡、9處灰坑,出土窯具1600余件、素胎瓷塑2件和近萬件瓷片,主要為青瓷和白瓷。
“隋至唐代早期,能夠燒制精細白瓷的窯址非常少,晉陽古城這處瓷窯址出土的精細白瓷高足杯殘片反映這里瓷器燒造水平很高,在山西是首次發現。”此處古瓷窯遺址發掘項目負責人韓炳華說,“瓷窯址一般要和居住區分開,但這處窯址卻在宮城內,這點很耐人尋味。”
記者:王學濤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