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民宿產業走出特色發展之路
近年來,貴州民宿業發展迅猛,民宿品質得到大幅提升,從單一的住宿形態升級為蘊含文化內涵和個性表達的目的地,一批適應市場需求的個性化民宿產品、擁有較強影響力的民宿品牌順勢而生。“貴州十大特色民宿”“2021年貴州森系民宿榜”“長征路上好民宿”……類似評選活動的舉辦,讓品質民宿走進千家萬戶,也讓貴州民宿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升級。2021年,貴州2家民宿入選全國首批31家甲級旅游民宿。
1月26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于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貴州省緊抓政策機遇,通過科學規劃、政策引導,完善基礎服務設施,提高專業素養,強化規范經營等舉措,促進民宿集群化高質量發展,形成獨具特色的“貴州民宿樣本”。如今,貴州民宿正在成為貴州旅游業的又一張名片。
聚合資源優勢 抱團發展共進
民宿產業是貴州旅游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產品形態之一。全省民宿客棧不斷提質升級,“民宿+”已成為貴州山地民宿的新生力量,為貴州民宿產業走好品質化、特色化、精品化發展之路提供了實踐經驗。
一是“民宿+互聯網”。貴州擁有民宿約1.5萬家、床位16萬張以上,在這樣的背景下,定位于貴州民宿嚴選平臺的“一碼貴州享趣睡”應運而生,依托大數據平臺,以展示、宣傳、銷售貴州本土民宿為主要業務。
“陽光明媚的季節,帶著家人來逛逛苗寨、吃吃美食,這才是春天該有的樣子。”來自凱里市的譚先生高興地說,前段時間,他在“一碼貴州享趣睡”直播間搶購了一套西江龍塘山房民宿的房間,價格比其他平臺上便宜很多,民宿性價比非常高,他非常滿意。
“經過近10個月的孵化,平臺已經聚合了全省100多家精品民宿。”“一碼貴州享趣睡”平臺負責人易麗霞介紹,作為旅游資源數字化的典型代表,該平臺在為游客提供數字化便利的同時,也為貴州民宿產業乃至貴州旅游業提供數據收集和分析支撐。
?二是“民宿+文創”。貴州大力推動文創活動走進民宿,為民宿賦予“內在美”。黎平肇興侗房民宿向游客展示非遺刺繡五虎臨門禮盒、刺繡手工包、手機殼、鑰匙扣、民族娃娃、抱枕等民宿文創產品,吸引游客紛紛搶購;興義萬峰林榕宿民宿將蠟染、扎染等少數民族元素搬進民宿,讓游客參與體驗染布技藝。
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民宿+文創”等民宿文創產品及業態,已成為貴州山地民宿新生力量,為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
三是“民宿+鄉村旅游”。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大局的不斷鋪開,貴州涌現出花茂村、龍井村、鎮山村等具有良好口碑的鄉村旅游點,全省美麗鄉村覆蓋率達69%,3000余個村寨開展鄉村旅游,為民宿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流量”。在這樣的背景下,貴州涌現出花都里·化屋精品民宿、樹蛙部落、匠廬·閱山等在全國具有較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的民宿,鄉村與民宿相互留客,形成良好的循環。
據貴州百里杜鵑花好月圓文化旅游投資有限公司經理李也好介紹,開春以來,該公司訂房客戶源源不斷。“2月以來,我們位于百里杜鵑、中建鄉營盤村、新仁鄉化屋村的3家民宿營業收入達150萬元。”
政策法規引領 助力民宿發展
貴州具有得天獨厚的旅游發展資源、優美的自然環境、多彩的民族文化、發達的高速公路網,為民宿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生產條件和市場空間。
有了資源和優勢,該如何將民宿產業效益最大化呢?關鍵在于政策。
貴州圍繞民宿,先后出臺了《貴州省鄉村民宿管理辦法》《貴州省鄉村旅游客棧服務質量等級劃分與評定》《貴州省鄉村旅游經營戶(農家樂)服務質量等級劃分與評定》等一系列政策法規,為民宿產業發展提供了行業標準,引導民宿規范化、優質化、品質化發展,增強行業的抗風險能力。
在安順黃果樹旅游區,民宿產業迅猛發展。截至2022年2月,景區內布局了精品民宿300家,總投資達163.5億元,帶動當地1000余戶脫貧致富。投資商看中的不僅是黃果樹旅游區的巨大市場潛力,還有當地政府出臺的系列政策措施與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
據黃果樹旅游區黨工委副書記、黃果樹旅游區管委會主任汪賢勇介紹,為了支持民宿產業高質量發展,黃果樹旅游區制定了《黃果樹旅游區規范和支持民宿產業發展辦法(試行)》,實施了“民宿發展135計劃”,有計劃性、針對性地開展招商活動,吸引1000余名客商前來黃果樹實地考察,“匠廬·村曉”“帝貝”“凡舍”等30余家精品民宿在黃果樹落地建設。
在貴州鄉村旅游與民宿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李芳表示,“住下來”曾經是貴州鄉村旅游的短板和瓶頸,經過“十三五”時期的大力推動,貴州民宿、客棧發展迅速,三年總量增長近5倍,涌現出以西江千戶苗寨、萬峰林、荔波等為代表的鄉村民宿集群及一批精品民宿產品。
盤活閑置資源 打造美麗經濟
貴州堅持“統一規劃、整體打造”原則,統籌民宿產業發展布局,將空殼村、即將消失的村寨,按照“市場主體+村級集體經濟+農戶”的發展模式,匯聚多方合力,盤活閑置資源,打造成獨具特色的精品民宿集群。
連日來,百里杜鵑普底鄉永興村的民宿項目工地上一片火熱景象,該村盤活閑置小學教室,打造特色鄉村民宿,在保留原有建筑的基礎上,著力打造貼近自然、返璞歸真的精品民宿,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
據了解,永興村毗鄰跳花坡景區,是一個苗族、彝族、漢族等民族聚居的行政村,整個寨子依山沿路而建,周邊春梅環繞,擁有天坑、石林、山岔溝大峽谷等自然資源,苗族蘆笙舞、跳花坡,彝族火把節、彝族年等民族節慶活動豐富。近年來,該村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永興村駐村第一書記王啟華介紹:“我們就是想充分運用現有資源、盤活閑置資源,以村小民宿改造為契機,進一步提升永興村民宿的檔次和服務水平,堅持做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干,引領群眾發展民宿項目,留住鄉愁,保住傳統村落,豐富旅游業態,打造獨具特色的鄉村旅游點。”
在畢節市金沙縣木孔鎮信安社區,5戶農戶用自家閑置民房入股,成立貴州老坊間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共同開發“老坊間”精品民宿,由公司出資對閑置民房進行裝修、統一經營管理。“民宿做起來后,我們商量讓更多村民將閑置民房投資進來,共同致富,現在已經有18戶村民響應了我們的號召,他們很多都是常年在外打工的人,現在都回來了,有的開起了農家樂,有的種植起草莓,比在外面打工賺得更多了。”老坊間民宿合伙人汪文東帶著笑意說。
據金沙縣相關負責人介紹,金沙縣積極盤活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帶動鄉村產業發展,目前已打造鄉村旅游民宿客棧精品級3家、優品級14家、標準級1家,共計18家,增加集體收入16萬余元,增加農民收入126.88萬元。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