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濤調研駐泰高校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并召開座談會
楊洪濤調研駐泰高校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并召開座談會
搭建校城、校企融合新平臺
書寫校地共生共榮新篇章
4月20日上午,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楊洪濤調研駐泰高校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并召開座談會,圍繞發揮高校優勢,服務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促進泰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聽取駐泰高校的意見建議,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加強制度化、體系化建設,搭建校城融合、校企融合的新平臺,推動校地互促并進、互促雙贏,奮力書寫高校與泰安共生共榮的嶄新篇章。市委副書記、市長張濤參加活動。
座談會上,楊洪濤代表市委、市政府對駐泰高校長期以來給予泰安的支持幫助表示感謝。他指出,多年來,泰安高度重視駐泰高校發展,建立健全校地合作機制,推動形成了互促并進的良好局面。各駐泰高校“在泰安、為泰安”,積極融入泰安、服務發展,在工業轉型、科技創新、城鄉建設等眾多領域,合作不斷加深,取得豐碩成果。希望駐泰各高校深入了解泰安的發展方向和重點,發揮好各自的優勢和長項,積極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助力,為增進就業、拉動經濟增長作出更大貢獻。
楊洪濤強調,要深化項目建設合作,通過建立聯合實驗室、聯合研究院等載體,推動校地合作往實里走,努力讓各高校圍繞泰安的重點工作、重大戰略、重點產業,搞好項目謀劃、儲備和建設,以高質量項目助推泰安高質量發展。要深化科研攻關合作,堅持人盡其才、地盡其力,發揮好校地、校企資源優勢,深化產學研融合發展,注重科研成果孵化和實訓,根據泰安產業發展實際和企業需求,量身定制科研課題,開展聯合攻關,全力破解“卡脖子”的技術難題,讓更多的科研成果實現就地轉化。要深化人才培養合作,堅持政府搭橋,在校城融合的大框架下促進校企點對點融合,利用好泰安數據產業和軟件產業等優勢基礎,圍繞產業發展方向設置專業,探索校企聯合辦學、訂單培養等模式,引導高校畢業生留在泰安就業創業。要完善溝通交流機制,搭建好校城融合、校企融合平臺,形成制度、拿出章程、制定政策。要堅持“高校所需,泰安所能”的原則,高校需要什么,泰安就支持什么,高校要什么,泰安就給什么,努力提供更好的條件、更優的服務、更佳的環境,真正把泰安駐泰高校更多的優勢發揮出來,助力泰安經濟社會發展,推動校地互促并進、互促雙贏邁上新的臺階。
座談會前,楊洪濤在山東科技大學泰安校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少鵬的陪同下,依次查看了山東科技大學煤礦充填開采國家工程實驗室、泰安市知識產權協會、泰安市復合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聽取相關工作匯報,詳細了解學校近五年來畢業生留泰就業情況和師生在泰創辦企業情況;在山東服裝職業學院黨委書記張韌的陪同下,依次查看了山東服裝職業學院服飾博物館、服裝CAD實訓室、鼎利學院實訓室、PLC實訓室、智能控制實訓室,并參加泰安市大型仿真實訓基地開工儀式。
據了解,泰安市大型仿真實訓基地項目是助力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的重點項目,由山東服裝職業學院承建,著眼建成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的技術高地和面向中小微企業的技術服務中心、培養緊缺技能人才的實踐中心,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技術技能培訓服務,為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輸入更多技術人才。主要設立智能制造、虛擬現實、服裝三維、智慧文旅等近100個智能(仿真)共享實訓室,可同時滿足6000人實訓實習。項目建成后,將成為集實踐教學、社會培訓、創新創業、技術研發服務和企業真實生產于一體的大型共享實習實訓基地,成為服務泰安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陣地。
座談會上,山東農業大學、泰山學院、山東財經大學東方學院、泰山科技學院、泰山職業技術學院、泰山護理職業學院、泰安技師學院負責同志就進一步助力泰安經濟社會發展作了發言。
市領導劉泮英、張穎、王愛新、劉峰梅和15所駐泰高校負責同志參加活動。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張隆德 攝影 司剛】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