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2025年全面完成“兩個清零” 城市再生水利用量每年增加1億噸
城市污水處理對提高水環境質量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4月19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上對《城市市政公用設施網建設行動計劃》進行解讀。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到2025年,山東城市和縣城建成區整縣(市、區)制雨污合流管網全部清零,城市和縣城建成區黑臭水體全部清零,60%城市污水處理廠完成提標改造,城市再生水利用量每年增加1億噸,再生水利用率達到55%。
“《行動計劃》注重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加大城市水系統治理力度,重點開展“兩個清零、一個提標”和排水防澇體系建設,加快改善城市水環境。”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王玉志介紹,圍繞這一重點,我省在市政公用設施網建設行動計劃的基礎上專門起草了《山東省城市排水“兩個清零、一個提標”工作方案》和《山東省城市防洪排澇專項排查整治行動方案》作為配套方案,對各項任務進行細化,并加快推進“源頭減排、管網排放、蓄排并舉、超標應急”的城市排水防澇工程體系。
王玉志介紹,圍繞“兩個清零、一個提標”,我省將對城市建成區雨污合流管網、城市和縣城建成區內水體、城市污水處理廠進行全覆蓋調查,確定改造實施方案和年度改造計劃。新建城區及各類工程項目必須采用雨污分流制,各類城市更新、棚戶區改造、城市道路改造等項目同步實施雨污合流管網改造。因地制宜實施建筑小區雨污合流管網改造,在實施市政雨污合流管網改造時,沿線建筑小區同步實施。采取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清水補給等方式整治城市黑臭水體,實行動態管理、動態清零。推進城市智慧排水信息平臺建設,實現城市排水管網水質、水量在線監測。
城市內澇治理對保障城市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發揮著重要作用。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徐啟峰表示,要搶抓防汛備汛窗口期,指導各地檢查排水系統、指揮體系、應急預案、應急響應、易澇點整治、重要市政設施、地下空間、物資隊伍等是否完備有效。對易澇點制定一點一策整治方案,爭取汛期前完成大部分易澇點整治。加大建成區雨水管網建設力度,逐步消除管網空白區,設計重現期要嚴格執行標準上限值。同時,強化地下空間防澇管理,城市地下空間設計時,合理設置截水溝和出入口坡道,設置防水反坡防止周邊雨水倒灌;在地下空間建設中,按照標準規范建設集水池和排水設施,做好設施維護保養,確保運行正常。
近年來局地強降雨等極端災害頻發,住建城管等部門將立足于最不利的情況,從實戰出發,重點針對下穿式立交橋、地下隧道、低洼地帶等積水強排場景進行演練,加大各類防汛物資儲備,落實調運路線,確保關鍵時刻調得出、運得快、用得上。鼓勵各地配備一定數量的大功率移動排澇泵車,建立省市統一調配機制,提高搶險應急的機動性、靈活性。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方壘 報道)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