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獅鈕碧玉璽在巴黎拍賣
巴黎時間4月15日,清乾隆獅鈕碧玉璽在巴黎德魯奧拍賣行展出拍賣,一位中國藏家以72萬歐元的價格競拍成功。這塊碧玉璽是相當的精美,通體翠綠,一只靈動的小獅子腳踩繡球,俏皮可愛,下方篆刻有“乾隆親賢之寶”的銘文,明確了這塊玉璽的主人和主要用途。
玉璽是什么?簡單來說就是皇帝專用的印章,這塊在巴黎拍賣的碧玉璽就是乾隆諸多印章中的一個。玉璽這一稱呼一般認為最早是出于《史記•秦始皇本紀》:"令子嬰齋,當廟見,受玉璽。"玉璽也就相當于御璽,它不僅僅是皇帝的印章,更是權利的象征。從周朝起,印和璽兩個稱呼就開始有了區別,而最早開始以玉璽作為權利象征的據傳是秦始皇,皇帝用的印章就稱作玉璽,臣民用的印章就只能叫做印。
玉璽的材質種類有很多,大部分是各品種的玉石雕刻制成,清代的玉璽也有檀香木、水晶、瑪瑙等材質的。一位皇帝一般而言同時擁有多個印有不同文字的玉璽,這些玉璽的用途也是完全不一樣的,有的是用作日常書畫古籍鑒賞的,有的是用作批示公文的,有的是用來人事任免的。以乾隆皇帝為例,乾隆皇帝欽定有二十五方御寶,比如第十五方玉璽,篆刻為敕命之寶,左邊是滿文,右邊是漢文,按照制度規定,皇帝對六品以下官員發布敕論時,就蓋這方玉璽。
如今被拍賣出來的這塊獅鈕碧玉璽,從篆刻銘文上判斷應為乾隆對自己的提示,提醒著自己要“親賢臣,慕人才”,值得一提的是,雍正、同治等都有篆刻“親賢之寶”的玉璽。亦有網友推測這塊玉璽恐怕也是在清末動蕩之際被掠奪至海外,而今回歸到國內藏家手中,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情。
乾隆皇帝一生擁有的玉璽數量甚多,眾所周知,他是清朝皇帝中當之無愧的“蓋章狂人”,除了二十五方御寶作為國之重器外,據稱有近兩千方篆刻有不同文字、不同形狀的玉璽。這一大堆玉璽中有的是常年坐“冷板凳”,還有的就是乾隆的常用品。出現頻率相當高的一方玉璽上印有“乾隆御覽之寶”,從北宋范寬的《溪山行旅圖》到郭熙的《早春圖》再到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這些傳世名畫上都有這方玉璽的印章。
依據蘇富比亞洲發布的消息,這塊乾隆御覽之寶玉璽預計將出現在今年蘇富比春季拍賣當中。這塊御覽之寶自清末動蕩后流落,輾轉至歐洲,1965年在倫敦蘇富比拍賣行拍賣,收藏家吳權拍得后,隱世半個世紀,今年將重現市場,雖然暫未有明確估價,但預計將以億元港幣的價格成交。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沈昭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