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城區靜態管理,西寧市如何保障民生?
從14日21時30分開始,為最大限度切斷病毒傳播渠道,盡快阻斷疫情傳播,西寧市主城區實行靜態管理。如何在靜態管理背景下,最大限度降低“次生影響”,通過“動態”舉措打通保障民生的“最后一公里”,成為西寧市面臨的考驗。
據統計,自4月15日以來,平均每天有3000多噸各類農副產品運抵集散中心。“雖然疫情讓城市按下‘慢行鍵’,但保障市民‘菜籃子’供應一刻不能耽擱。”西寧農商投資建設開發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孫珮說。
在西寧市城西區一家農貿市場內,市民們正戴著口罩,有序挑選辣椒、白菜、土豆……間隔排隊稱重。“今兒天還沒亮,我就開著車去集散中心進貨了,想著得在市場開門前把各種蔬菜備齊。”商戶尹新建介紹,店鋪供應的蔬菜有數十種,“這幾天,我還特意多進了些綠葉菜,讓大家吃得健康些。”
靜態管理期間,西寧市先后設立兩批共210家重點商超、農貿市場和社區便利店作為保供網點,做好蔬菜、雞蛋、肉類等主要生活必需品的購銷調配。
守住“菜籃子”,更要管好“藥匣子”。在城西區一家藥店門口,居民李小影出示完付款記錄,從桌子上拿起藥品袋,里面裝著一瓶酒精、兩包創可貼和兩盒口罩。隨后,店里的工作人員用酒精噴壺為她噴殺消毒。“女兒手劃破了,家里只剩一條創可貼,我剛做完核酸正好來買兩包,順便買點防疫物資備著,出門買菜用得到。”李小影說。
“市民購藥前必須出示行程碼和健康碼,不能入店,取藥、結賬由我們協助完成。目前現金支付、電子支付和醫保卡支付均可正常使用。”藥店工作人員裴明麗介紹,根據政策安排,藥店于17日恢復營業,“店內藥品、防疫物資儲備充足,今天開到晚上7點,滿足居民的購藥需求。”
在本輪疫情首批封控區,居民馬海林按照約定時間,穿戴整齊口罩和手套,在幾位“大白”的護送下,完成信息登記,坐上疫情期間專用的閉環轉運救護車,被送往醫院的單人隔離病房接受透析治療。
患有腎病的他,每兩天需要前往醫院進行一次透析治療,一旦停止病情將會惡化。“感謝社區工作者和醫護人員,不僅幫我協調去醫院做透析,還像家人一樣照顧我的生活。”馬海林說。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