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拭子、口咽拭子、痰液……不同核酸檢測方式有何優缺點?
4月14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關情況。
山東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防制所副所長丁淑軍介紹,新冠肺炎病例診斷時可采集多種標本進行實驗室檢測。可以采集上呼吸道標本:包括鼻咽拭子、咽拭子等;也可以采集下呼吸道標本:包括深咳痰液、肺泡灌洗液、支氣管灌洗液、呼吸道吸取物等;還可以采集便標本/肛拭子、血液標本、血清標本、尿標本等。
丁淑軍介紹,目前核酸檢測常用的標本類型是鼻咽拭子、口咽拭子和痰液,各有其優點和不足。咽部,在鼻子和嘴的深處,從外向內分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
鼻咽拭子采集就是常說的“捅鼻子”,是將采樣工具插入鼻腔采集鼻咽部的標本,檢出率和準確率會高一些,但是操作比較復雜,難度比較高,有些人群不太容易適應,人們的接受度稍微低一些。
口咽拭子采集就是常說的“捅嗓子”,通過口腔采集口咽部的標本,采樣人員可以看見所要采樣的咽部位置,但采樣時對口咽粘膜的刺激性較大,可能導致被采樣者出現咳嗽、惡心,甚至嘔吐等反應。
采集痰液標本特別是深咳痰液標本也能檢測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檢出率還比較高,但深咳痰液標本不是采集唾液標本,如果采集不到合格的深咳痰標本就可能出現假陰性結果。
相對于鼻咽拭子和痰標本,口咽拭子采集速度快,簡便易行,檢出率也能達到要求,通常情況下,對于低風險人群,采集咽拭子做檢測就可以了。對于一些高風險人群,比如說:無癥狀感染者、入境人員、密切接觸者等高風險人群,為了采集到病毒載量更高的標本,提高陽性檢出率,在隔離觀察期間應該采集鼻咽拭子進行核酸檢測。
大規模人群核酸篩查時,采集咽拭子標本效率高,人們容易接受,容易組織和開展,能夠較快篩查出可疑陽性人員,迅速采取隔離管控措施,有助于聚集疫情的快速處置和有效控制。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于新悅 徐晨 報道)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