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愛延續 愛在邊疆 愛無“邊疆”——記援疆兒科醫師王洪娟
王洪娟醫師是來自泰安市婦幼保健院的一名兒科醫生,當得知援疆人才中期輪換的通知時,主動請纓援疆支醫。經過組織層層選拔,2021年9月25日,王洪娟作為第十批醫療援疆團隊成員,肩負著組織的重托、家人的囑托,帶著滿滿的援疆情懷歷,經十余個小時來到了新疆喀什岳普湖縣。
王洪娟所支援的單位是岳普湖縣人民醫院,到醫院后她立即進入工作狀態,熟悉了當地病種及醫療條件,科室人員的資質及業務水平,發現醫療條件有限,醫務人員理論知識掌握不足,診斷、治療欠規范,診療思路有待于提高等問題。哪里有問題就從哪里開始,確立了問題導向、精準指導、悉心培養的工作思路,快速融入援疆工作中來。
精準培訓,提升醫師素質。針對當地醫務人員兒科特別是新生兒疾病基礎知識相對欠缺,王洪娟醫師定期開展業務講座,并對理論知識進行考核,進行教學查房及臨床技能操作培訓,適當收治疑難病例提高救治水平,建立診療思維等。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兒科的整體診療水平有了初步的提高。
師徒結對,培養??漆t生。援疆不僅僅是提供技術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使技術得以傳承,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伍。因此,王洪娟醫生和努熱古再麗醫生進行師徒結對,發揮傳幫帶作用,主攻新生兒疾病方向,爭取培養出一位技術過硬的新生兒醫師。從最基本的基礎疾病到搶救危重新生兒,點點滴滴、循序漸進、逐步深入,不僅讓努熱古再麗醫生對新生兒疾病的診治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兩人之間也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工作中的“王老師”,生活中的“王姐姐”。一句暖心的話,一塊饑餓時的巧克力,一個勞累心酸時的擁抱,讓單調的生活有了色彩,援疆生活充滿甜蜜。
規范制度,提高診療水平。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兒科特別是新生兒科是國家非常重視也是大力扶持的科室,不斷提高兒科的診療水平是兒科醫生永遠追求的目標。因此,王洪娟醫生嚴格遵守診療常規,嚴把醫療質量關,積極參與醫院醫療質量質控,努力提高醫院病案質量,并加強科室間的溝通與合作。對危重患兒在第一時間進行搶救與治療,使多個危重患兒得以轉危為安。對疑難病例積極進行多學科會診、遠程會診,使兒科整體救治水平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
普及知識,防病于未然。兒科很多疾病多由不良的喂養習慣所造成。當地群眾對醫療知識特別是新生兒科學喂養知識缺乏,甚至在新生兒期就喂養馕、巴旦木等食物,對寶寶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因此,王洪娟醫師去產科對新生兒進行查房,加強對寶寶科學喂養的指導。還積極參加義診活動,宣傳健康的生活方式,預防傳染病,防病于未然。
換位思考,提高服務質量。治病不僅僅是應具備強大的技術,還應該具有人文關懷。特別是兒科,面對弱小的群體,患兒對疾病的耐受力差,家長期望值偏高,每到冬季,流感肆虐,患兒高熱不退,床位爆滿,家長焦躁不安,使兒科醫師工作異常艱難。但這使王洪娟更加注重服務質量的提升,與家長多溝通、多交流、多關懷,換位思考,實實在在為病人解決問題。王洪娟醫師受到同事及患兒家屬的一致好評。
爭分奪秒,與死神賽跑?!巴趵蠋煟a房急會診,一胎兒嚴重的宮內窘迫,胎心幾乎聽不到,馬上娩出”。王洪娟醫師帶領科內大夫立即趕往產房,胎兒娩出后沒有呼吸、沒有心跳、四肢松軟,全身蒼白,沒有反應?!扒謇砗粑馈吞K囊正壓通氣、氣管插管、胸外心臟按壓、1:10000的腎上腺素氣管內滴入”,王洪娟醫師當機立斷,緊張有序的搶救著,“一二三、吸,一二三、吸”,一分鐘過去了,五分鐘過去了,十分鐘過去了,直到孩子心跳恢復,呼吸好轉,出現反應、膚色轉紅潤,王洪娟醫師才長舒一口氣,臉上露出喜悅的笑容,搶救成功后才發現手指發麻,額頭冒汗,胳膊發酸,全身已然沒有了力氣。時間就是生命,搶救必須爭分奪秒、不容耽擱、絕不放棄。這是王洪娟醫師永遠遵循的信念。
王洪娟醫生說:“作為一名兒科醫生,守護兒童的健康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兒童是家庭的希望,祖國的未來,我們一定充滿愛心,堅定信心,帶著責任心,認真對待每一名患兒,朝著讓每一名患兒都能康復的目標前進?!?/p>
援疆工作是一項政治任務,王洪娟醫師用她精湛的醫術和熱情周到的服務踐行著援疆人的神圣使命和家國情懷,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她一定更加積極的握緊援疆接力棒,愛撒邊疆,忠誠擔當,圓滿出色地完成援疆任務,以優異的成績向組織、向群眾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