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清岸綠古運河 文旅融合新生活
?千年運河在江蘇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邊蜿蜒流淌,剪影橋橫跨運河兩岸,景區步道兩旁綠草如茵、碧水環繞……春日里的揚州運河三灣景區風景如畫,向市民、游客訴說著悠久的運河故事。
2020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江蘇考察。其間,在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習近平總書記聽取大運河沿線環境整治、生態修復及現代航運示范區建設等情況介紹。他指出,揚州是個好地方,依水而建、緣水而興、因水而美,是國家重要歷史文化名城。千百年來,運河滋養兩岸城市和人民,是運河兩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護好大運河,使運河永遠造福人民。
揚州運河三灣景區牢記總書記囑托,始終堅持以生態為底色,以運河文化本體為主軸,把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同生態環境保護提升、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等統一起來,推動景區高質量發展,讓千年運河煥發勃勃生機。
環境為本 兩岸風景更迷人
4月的運河三灣景區,繁花開得正當時,徜徉景區內,春風拂面,草木繁盛,走進景區濕地保護區的觀鳥屋,看碧波蕩漾,聽鶯聲燕語,別是一番滋味。然而,眼前的鳥語花香在多年前卻是另一番模樣。
運河三灣段曾是揚州南部的工業區,彼時,兩岸聚集著農藥廠、水泥廠等80多家企業,環境污染問題嚴重。2014年,大運河申遺成功。同年,揚州市按照“生態修復 城市修補”理念,對運河三灣段開展了河道疏浚、泊岸改造等工程。
運河三灣景區是運河三灣段修復的重點工程之一,從2015年開工至2017年核心區建成開放,采取水系疏浚、生態水岸線修復等舉措,實現景區綠化覆蓋率達83%,污水集中處理率、生活垃圾密閉化運輸率和無害化處置率均達100%。2018年,景區被評定為4A級景區;2019年,江蘇省委宣傳部授予其“最美運河地標”榮譽稱號;2021年入選江蘇省自然資源廳首屆“最美生態修復案例”。
揚州市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三灣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灣投資”)有關負責人表示,運河三灣景區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科學推進三灣片區整治,致力于將揚州城市東南片區打造成“城市雙修”實踐區,徹底改變了原先棚戶區遍布、污水橫流、垃圾成堆的城市片區環境。“如今,運河三灣的河更寬、天更藍、水更清,綠色成為景區的底色、發展的主色和鮮明的特色,讓古運河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
圍繞生態文明建設,運河三灣景區還重點打造了“一線一館”宣講陣地,通過運河三灣濱水生態空間樣板段游覽線,集中展現三灣生態修復和大運河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并依托2021年全新對外開放的大運河文化展示中心,呈現運河發展史,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大運河文化保護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視察江蘇重要講話精神進行宣講解讀,推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人心。目前,“一線一館”已累計接待近千批次團隊,參觀者超2萬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文旅融合 打響運河文化牌
運河三灣景區是揚州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精心之作。三灣投資有關負責人介紹,景區作為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揚州段)的核心展示園,突出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主旨,形成了“一軸四區”戰略規劃藍圖,“一軸”即運河文化本體,“四區”即運河生態文化公園版塊、運河文化旅游版塊、運河商務配套及文化交流傳播版塊、運河生態修復版塊,各版塊間以運河為溝通紐帶,強化文旅融合屬性,不斷深耕細作,努力呈現千年運河的文化價值和鮮明特色。
2021年6月,由運河三灣景區負責建設的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步入館內,1萬多件(套)春秋以來的古籍文獻、書畫、碑刻、陶瓷等各類文物展品令人目不暇接。登上大運塔俯瞰,“三灣抵一壩”的美景盡收眼底。
作為國內首座集文物保護、科研展陳、社會教育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運河主題博物館,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全面展現了中國大運河的歷史、文化、生態和科技面貌,自開館以來,已累計接待觀眾近百萬人次。“新的博物館要用新的理念運營,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運用了大量可參與、可交互的互動方式,讓觀眾沉浸式參觀博物館,感受大運河文化帶來的美好生活。”該館館長鄭晶說。
運河三灣景區還實施了大運河非遺文化園項目,項目集非遺、藝術、劇院、影視、休閑體驗等功能于一體,讓游客在體驗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精彩展陳之余,全方位感受運河文化的魅力。
此外,運河三灣景區還推出了多款“大運河文創”。景區運營推廣部部長李純華介紹,以“印象·三灣”精品茶具套裝為例,產品通過藝術手法將運河三灣景區的景點刻畫于瓷器之上,并附贈多張明信片,讓游客把美景帶回家。
宜居宜游 共享發展新成果
優美的風景和深厚的文化讓運河三灣景區成為“游客愛來、市民常來”的好地方。運河三灣水系與揚州瘦西湖水系無縫銜接,是揚州城市休閑旅游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0年底,揚州開通的古運河水上旅游觀光巴士,串聯了揚州運河沿線的旅游資源。從東關古渡到運河三灣景區這條旅游線路,旺季時水上觀光巴士天天爆滿。游客乘巴士抵達運河三灣景區后,景區會提供車游、講解等服務,游客可一路打卡聽雨榭、凌波橋、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等景點,深度體驗運河文化。
揚州市民楊文龍家住運河三灣景區旁,作為土生土長的揚州人,他見證了運河三灣段的變遷:“可以說是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的運河三灣水質清澈,鳥類都往這邊飛,令人心曠神怡。”
三灣投資有關負責人表示,景區在抓好重點工程建設的同時,注重配套設施建設的協同推進。景區建成后,改善了周邊百姓的居住環境,城市書房、雕塑小品、休閑運動服務設施點綴其間,為市民、游客提供了健身休閑的好去處。
據了解,下一步,運河三灣景區將繼續圍繞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緊盯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目標,加快景區基礎設施提質擴容,促進管理服務提檔升級。同時,景區還邀請了專業團隊對運河三灣西岸片區進行規劃設計,將規劃建成文化社區、藝術高地、休閑漫街等多個多元復合功能社區,力爭塑造高品質公共活力空間體系。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