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力打造“國際范、中國味、武夷風”
開欄的話
今年1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分析“十四五”旅游業面臨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提出“十四五”旅游業發展目標,有力增強了旅游業變革、創新和發展的信心。為營造貫徹落實“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的良好氛圍,本報推出“旅游會客廳”系列訪談,邀請業界人士暢談發展優勢、實踐成績、創新措施和工作思路等,推動交流互鑒,共促高質量發展。敬請關注。
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提出,支持建設一批旅游樞紐城市,打造一批重點旅游城市、特色旅游地,不斷優化旅游城市和旅游目的地布局。福建省武夷山市被確定為重點打造的特色旅游地之一。
武夷山將如何落實《“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如何打造特色旅游地?近日,武夷山市委書記楊青建就當地旅游資源特色、發展情況、短板弱項、發展思路等作了分享。
問:《“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將武夷山確定為特色旅游地,您怎么看?
楊青建:武夷山被確定為特色旅游地,這體現了國家對武夷山的高度重視,也為武夷山文旅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們將以此為契機,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閩、來武夷山考察的重要講話精神,推進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先行示范區,傾力打造“國際范、中國味、武夷風”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問:武夷山市打造特色旅游地有哪些資源優勢和發展基礎?
楊青建:武夷山是全國唯一既是國家公園,又是“雙世遺”的城市,也是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近年來,武夷山在文旅融合發展過程中,聚焦高質量發展目標,充分彰顯生態之美、人文之美、和諧之美。
一是生態福地。武夷山保存了地球同緯度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已知植物種類3728種,幾乎囊括了我國中亞熱帶所有的植被類型;已知動物種類5110種,是珍稀、特有野生動物的基因庫,被譽為鳥的天堂、蛇的王國、昆蟲的世界。
二是文化高地。武夷山擁有“東方龐貝”之稱的城村古漢城遺址,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萬里茶道遺存100余處,朱子文化遺存37處。武夷山還是“紅旗不倒”的原中央蘇區縣,保留革命遺址94處,7個紅色景區入選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名錄。
三是茶旅勝地。武夷山是世界紅茶和烏龍茶的發源地,武夷巖茶(大紅袍)制作技藝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武夷山境內擁有國家級旅游品牌7個、3A級以上旅游景區12家。武夷山先后入選“首批中國茶文化藝術之鄉”“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首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
四是交通要地。武夷山處于長三角、大灣區“黃金連接點”。境內擁有國家一類航空口岸武夷山機場,開通連接北京、成都、廣州等重要樞紐城市航線11條,京臺、寧上、武邵3條高速公路貫通武夷山,形成機場、高鐵、輕軌、高速于一體的現代立體交通網絡,高鐵1.5小時、高速3小時以內可通達閩浙贛皖四省絕大部分城市。
問:目前武夷山市離特色旅游地的目標還有哪些差距,有哪些短板需要補齊?
楊青建:武夷山市離特色旅游地的目標還有一定差距:一是產品業態還不夠豐富。戶外運動、沉浸式體驗、酒吧街等主題產品不多,夜間消費產品開發不夠。二是宣傳營銷還不夠精準。重點客群、重點客源區域研究不深,聚焦發力引流不足。三是文旅融合還不夠深入。朱子文化、茶文化、非遺文化產品挖掘不深,文創產品、茶衍生產品開發不足。四是旅游環境有待優化。數字化應用、精細化管理仍需加強,景區、度假區品質有待提升。
問:“十四五”時期,武夷山市旅游業發展的目標定位是什么,將采取哪些具體措施努力推動特色旅游地建設?
楊青建:“十四五”時期,武夷山旅游業發展將聚焦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發揮好武夷山國家公園引領帶動作用,打響“雙世遺”品牌,打造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游景區和度假區。
一是創新體制機制。武夷山將充分發揮市委旅游工作委員會把方向、抓大事、做決策、保落實的作用,統籌景區、度假區和文旅部門的資源力量,形成凝心聚力抓旅游的合力,把文旅經濟作為綠色發展的重中之重。加快推進與龍頭央企合作,推進旅游企業上市。實施重大文旅標桿項目,帶動文旅經濟行穩向好。
二是創新產品業態。豐富產品業態才能增強競爭力提高吸引力。武夷山將深挖“雙世遺”“山水茶”等內涵,融入網紅、時尚、民俗等元素,對接年輕群體和市場“新、奇、特”消費需求,創新消費場景、消費模式,培育酒吧街、相聲茶館、沉浸式體驗等業態。針對情侶、閨蜜等客群喜好,與三亞、廈門等地聯合推出“山盟海誓”婚拍旅拍產品。大力推進省內省際生態旅游廊道對接合作,打造黃衢南饒旅游聯盟花園線路產品。
三是創新精準營銷。武夷山將成立文旅品牌推廣中心,加強與主流媒體合作,宣傳推廣武夷山形象。針對年輕人等群體推出打卡、手游等產品或線路。針對浙江、江蘇、上海等重要客源地,開展深度營銷推廣。
四是創新服務提升。武夷山將繼續以游客為中心,為游客營造舒心暢游的旅游環境。出臺《武夷山市民宿服務六規范》《武夷山市酒店服務規范八要點》等。向云南等地學習借鑒民宿、半山酒店經驗,引導培育有茶香、花香、地暖,有絕佳觀景體驗、主題鮮明的特色酒店民宿。推進“十佳民宿”等評選活動,提升旅游服務水平。
五是創新人才支撐。武夷山將制定出臺《“智薈武夷”行動計劃》,加大人才引進,形成專家庫、人才池,持續提升文旅產業高質量建設水平。
問:今年武夷山旅游工作重點有哪些?目前推進的情況如何?
楊青建:今年武夷山旅游工作重點是推進“一地兩區兩館三園”建設(“一地”是打造休閑旅游目的地,“兩區”是提升景區和度假區,“兩館”是建設武夷山雙世遺博物館和朱子文化博物館,“三園”是建設五夫朱子文化園、上梅柳永文化園和城村漢城國家遺址考古公園)。目前,我們已啟動休閑旅游目的地規劃提升工作,對武夷宮等重點景點的設施進行改造提升;實施透綠工程,推進印象建州、五峰九院等特色街區建設,進一步完善旅游休閑服務水平。據統計,今年全市實施茶文旅融合重點項目43個,總投資170.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3.3億元。
接下來,武夷山將發揮“綠”的優勢,做足“特”的文章,提升“干”的本領,聚神聚焦聚力文旅經濟創新發展,以奮發奮進、實干實效,加快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建設新時代富美新武夷,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