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區兩年盤活閑置低效土地751.8畝,新增銷售額69億元 變“沉睡資產”為“增收活水”
走進位于泰山區東部開發區的山東泰開精密鑄造有限公司,車間工人正加緊生產新能源汽車用一體式水冷機殼、變速器殼體等零部件,寬闊的廠房內機器聲轟鳴,生產秩序井然??吹竭@幅景象,很難想象這是一處投產不到一年的項目,項目實施前,這里還是一片閑置土地。
閑置低效用地是各地都存在的頑疾,影響著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項目的落戶與承載。積極盤活閑置低效用地,是破解“要素趨緊”難題的有效舉措。為盤活閑置低效土地資產,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實現土地資源的效益最大化,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發展空間,近年來,泰山區聚焦內生性挖潛,專班開展閑置低效用地專項行動,打破土地瓶頸,贏取了發展空間。泰開集團精密鑄造項目就是盤活了原廈工(泰安)汽車起重機項目用地,項目自2021年5月底投產運營以來,總產值達到3.07億元,貢獻稅收1400萬元,實現了閑置低效土地的成功“換醒”。
泰山區自然資源局副局長高存征介紹,原廈工(泰安)汽車起重機項目2014年掛牌成交土地,土地面積共100畝,因種種原因,截至2016年12月仍未開工建設,造成資源浪費。為此,泰山區成立專班,采取“溫度溝通、彈性談判、依法收回”的方式,多次前往廈門同企業商談,歷經8個月的時間,先后談判7次,最終將土地有效收回。“按照市場化、公開化、透明化的原則,再次將土地掛牌出讓,泰開集團獲拍,實現了‘騰籠換鳥’。”高存征說。
“我們公司原先受空間的影響,束縛了發展,后來將政府收回的原廈工項目用地和周邊土地共231畝拿下,建設了智能化生產車間、辦公樓及配套設施,新建多條自動化生產線、物流線,擴大了生產規模,預計今年總產值可達4.6億元。”泰開精密鑄造有限公司總經理裴棟梁說。
閑置低效用地情況復雜、分析認定周期長、收回盤活難度大,必須整合多方力量統籌推進。泰山區分層級成立了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工作專班,由區級領導牽頭,自然資源、發改、財政、稅務、司法等多部門組成區級專班,各街道(鎮)、園區根據區域特色分別成立樓宇專班、企業專班、項目專班等,迅速開展底數摸排工作。據統計,截至目前,泰山區存量重點低效用地開發地塊35宗,面積771畝;閑置商業樓宇41宗,建筑面積19.36萬平方米;閑置廠房和車間13宗,面積1.96萬平方米;批而未供土地149宗,面積4718畝。
通過摸底,泰山區將低效閑置用地從“碎片化”整治變為“一體化”盤活,并按照“低效企業、低效項目、低效樓宇”列出3張清單,根據不同類別,瞄準提升“首位度”,精準制定招商計劃,聚焦新產業、新業態,重點發展“拎包入駐”產業、總部經濟等,并統籌建好生活配套設施。
泰山區去年開工的重點項目——光明智谷項目就是為了盤活閑置低效廠房,實現老樹發新芽。據介紹,該項目利用了原先光明機器廠工業土地95畝,由于整個F5片區的規劃,原先光明機器廠所在地塊已全部規劃為住宅和商業用地,為充分發揮該區域現有基礎條件和交通區位優勢,通過政府收回的方式重新掛牌出讓,由企業進行開發,規劃建設功能完善、定位高端的“雙創”產業園區。來到光明智谷項目展示中心,記者注意到,利用老廠房建成的展示中心保存了工業元素,不時有有意向入駐的客戶前來查看場地。泰安瑞泉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魏靜告訴記者,目前,1號展示廳內光明智谷智慧廣場、軍工博物館、展示中心和集烤肉、生鮮、烘焙、酒吧、數碼、兒童娛樂于一體的體驗店已建設完成;2號展廳正在設計施工階段,預計于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泰山區地處泰安主城區,發展空間有限,供需矛盾大。就如何在有限空間謀求無限發展,泰山區進行了有益探索,以“有解思維”加大盤活力度,盤活了多處閑置樓宇,促進資產提質增效。
去年4月1日,財源街道通過廣泛招商,促成泰晟財富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與全國建設職工療養院泰山療養院簽訂了長期租賃合同,正式接手園區運營。泰晟財富中心物業經理葛冠梅介紹,剛接手運行時,園區約2萬平方米的面積都處于騰空狀態,僅有3家入駐企業,園區基礎設施陳舊,網絡、監控多數處于癱瘓狀態,房屋漏水嚴重。公司入駐后打造了綠化、亮化和外圍綠化建設工程,對相關硬件配套設施進行改造裝修。同時,結合地理位置、園區配套等相關特征,對招引業態進行合理定位,去年8月開始進行招商入駐,僅用時2個月便吸引了涵蓋金融商務、智能科技、體育健身、文化傳媒、教育培訓等十余個行業的百余家知名品牌入駐,目前,園區出租率達86%,入駐企業達28家,安置就業人員近千人,預計園區年稅收可達上千萬元。
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盡、建而未投、投而未達……預支土地指標少,常年累積下來的閑置低效用地也制約了發展,為此,泰山區制定了關于閑置低效用地盤活的實施方案,成立了工作專班。自2020年專班成立以來,原址引進新項目18個,盤活低效閑置土地751.8畝,實現新增銷售額69億元。
經過專班的不懈努力,目前,泰山區形成了“企業新上項目”“政企合作開發”“政府收儲招引”3種盤活模式。其中,“企業新上項目”主要針對產出差、土地集約度低,但改造意愿大、資金充足的企業,明確一名“企業秘書”,進駐企業協助貸款、辦理手續;“政企合作開發”主要針對土地開發未完成、開發不達標或低端產業項目,由政府介入,幫助企業延伸產業鏈條;“政府收儲招引”主要針對無法按原土地出讓合同約定開發的產業用地,由政府通過協商收回土地使用權后重新組織出讓,促進市場化配置土地資源。
“今年泰山區用地指標需求是2510畝,但目前的計劃指標僅有200畝,更需要加大閑置低效用地盤活力度。”泰山區自然資源局局長陳學剛表示,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要加強要素保障創新,要在內生性挖潛上發力,加快出清、盤活、提效,盡快扭轉要素緊缺與資源閑置并存的局面。下一步,泰山區將繼續堅持“有解思維”,抓好閑置土地盤活、低效用地再開發,層層解開束縛“箱子”的鐵鏈,變“沉睡資產”為“增收活水”,優化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破解土地供應和利用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提高土地資源供給質量和效率,為全面開創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新局面提供土地保障,貢獻泰山區力量。
【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劉小東 魏巍】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