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第一時間找到“零號病例”,快速鎖定疫情源頭
4月11日,記者從濟南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2年4月10日0時至24時,全市報告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例,無癥狀感染者7例,目前均在山東省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接受治療,所有病例病情穩定。從新增陽性感染者情況看,3例為商河縣疫情的關聯病例,5例為省外入濟建筑工地務工人員疫情的關聯病例,新增感染者均在集中隔離場所和管控區域核酸篩查中發現,疫情沒有形成社會面傳播。
本次疫情呈現多點、多鏈特征,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部署要求,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濟南強化細化各項防控措施,壓緊壓實各級各部門責任,推動全市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平穩可控。
一是落實省市區縣聯合指揮體系。疫情發生后,立即成立省市疫情處置工作聯合指揮部,提級指揮、扁平化作戰。針對本次疫情出現的5條鏈條,迅速開展流調溯源,第一時間找到“零號病例”,通過基因測序分析比對疫情來源,快速鎖定疫情源頭。同時第一時間追蹤管控密接、次密接和同時空伴隨人員,迅速劃定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實行分區管控,切斷傳播鏈條。
二是構筑外防輸入防火墻。加強國內重點地區入濟人物同防,嚴密排查管控重點地區入濟返濟人員,細化重點地區來濟貨車閉環管理,強化“四站一場”、高速服務區、流動行業等疫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消除疫情輸入風險。加強境外人物同防,嚴格入境航班全流程閉環管理,加大對境外入濟貨物、郵件快遞和進口冷鏈食品管控消殺力度,有效防范境外疫情輸入。
三是壓實責任防止反彈。加強商貿流通行業重點人群管理,壓實企業、個人、屬地、行業單位“四方”責任,從嚴落實定期檢測措施。建立建筑工地用工疫情防控閉環管理機制,落實市、區縣、項目三個層級責任體系,完善建筑業農民工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工地視頻監控系統、建筑工程人員管理服務平臺,強化人員、物料、環境閉環管理流線,努力推動信息化管理、智能化防控。優化社區常態化核酸檢測健康篩查方案,切實強化“探頭”作用、提高“早發現”能力。
四是全力做好各項服務保障工作。加強“一點兩區”(隔離點、封控區、管控區)急危重癥患者醫療服務保障,發布定點醫院清單,開通綠色就醫通道,發布全市核酸檢測電子地圖。特別是對于商河縣封控區,組建專業服務隊,加強小麥、蔬菜、畜禽等農事農活的技術指導和管理服務,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影響。出臺助企紓困25條,切實減輕市場主體負擔,幫助渡過難關。加強物資供應保障,確保全市生活必需品供需平衡、價格平穩。加強一線工作人員關心關愛,強化醫護人員、警務執勤人員、基層工作人員、志愿者等生活后勤保障,解除后顧之憂,凝聚抗疫合力。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孫業文 王健 報道)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