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兒莊,一夢三千年
臺兒莊是一個尋夢的地方,這個夢足足做了三千年。
逶迤蜿蜒,日夜不息。全長1797公里的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的積水潭,南至杭州的拱墅橋,偏偏在一座名叫臺兒莊的小城打了一個彎,使她在農(nóng)業(yè)文明即將繁華落盡的時候,驚艷世界。是時,這里商賈云集,船舶迤邐;漁歌十里,夜不罷市……但此時,中國封建歷史的長河已到最大的拐點——大明朝。臺兒莊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得名。
毫無疑問,臺兒莊之名是因“臺”而得。這里自古地勢低洼,水網(wǎng)交錯,先人為避水患,筑臺而居。臺兒莊古為偪(fù)陽國,又稱傅陽國,為妘姓之國,始封君為祝融后裔。據(jù)史書記載,偪陽國,夏商有存,周時相沿,春秋時期就因“城小而固”而聞名。春秋時期,這里即為兵家必爭之地。
真正使臺兒莊彪炳史冊和聞名世界的并不是京杭大運河,而是相隔2500多年的兩場戰(zhàn)爭。一是春秋時期,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參加13國諸侯聯(lián)軍會盟,攻打偪陽國,也正是這場戰(zhàn)爭改變了孔子家族的命運。二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正當日本侵略者妄圖以蛇吞象,犯我中華,猖狂揚言要“三個月之內(nèi)滅亡中國”之際,我中華兒女在這里血戰(zhàn)日寇,取得臺兒莊大捷,贏得了抗戰(zhàn)以來正面戰(zhàn)場最大的一次勝利。
據(jù)《左傳》記載,公元前563年春,晉悼公以霸主身份召集各路諸侯在柤(zū)會盟,商討聯(lián)盟伐楚之事。柤地位于今天的江蘇邳州西北的位置,與偪陽國接壤,曾一度屬楚。在那個縱橫捭闔的時代,偪陽國作為一個小國,時任國君妘豹所采取的外交政策是保持不結(jié)盟的中立狀態(tài)。但是,正是因為它的中立,引起了晉國的不滿。晉國大將荀偃、士匄(gai)以偪陽國親楚為由,堅決請求大家聯(lián)合攻打偪陽,并提出將其贈給宋國大夫向戎作封邑,由此而打開伐楚的通道。晉國主將荀罃(yīng)則以偪陽“城小而固,勝之不武,弗勝為笑”為由表示反對。但是荀偃等人堅決請戰(zhàn),并立下了軍令狀,最終晉悼公和各路諸侯接受了攻打偪陽的建議。于是,13國諸侯聯(lián)軍金戈鐵馬、旌旗蔽日殺向偪陽國,于當年四月初九兵臨城下。國君妘豹毫不畏懼、大智大勇,與13國聯(lián)軍展開了拉鋸戰(zhàn)。一日,魯國軍隊突然攻入城內(nèi),偪陽守軍誘敵入城之后,急落內(nèi)城懸門,欲困住入城魯軍,甕中捉鱉而殲之。就在這時,剛剛攻至門下的“魯國三虎將”之一的叔梁紇情急之下力挺千鈞,一雙鐵臂死死托住了急速下落的千斤閘門,終于使魯軍得以順利撤出。
一將決勝負,一舉定乾坤。
偪陽大戰(zhàn),叔梁紇名聲大振。叔梁紇是魯國大夫孟獻子(亞圣孟子的先祖)的門下,孟獻子因此感覺臉上十分有光,稱贊叔梁紇為:“《詩》所謂有力如虎者也”,意思是說,就像《詩經(jīng)》所說的“力量如老虎一樣的人”。
春秋無義戰(zhàn)。偪陽大戰(zhàn),是一場以強凌弱的戰(zhàn)爭。偪陽城雖然固若金湯,偪陽君雖然驍勇善戰(zhàn),但小小彈丸之地,畢竟難敵13國重兵。這場廝殺從四月初九一直持續(xù)到五月初八,經(jīng)過29天的鏖戰(zhàn),偪陽國最終城破國亡。
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春秋戰(zhàn)國時代所發(fā)生的數(shù)以萬計的戰(zhàn)爭中,偪陽大戰(zhàn)簡直是微不足道。
這場戰(zhàn)爭最大的改變不是一個彈丸小國——偪陽國的覆滅,而是改變和成就了一個家族——孔子家族。
年已59歲的叔梁紇因在偪陽大戰(zhàn)中力托千斤閘,一戰(zhàn)成名,成為魯國的“戰(zhàn)神”,迎來了他一生當中最高光的時刻,被封為魯國的陬邑大夫。也正因為這次榮耀換來了叔梁紇的又一次婚姻。此前的叔梁紇已經(jīng)有妻有妾,正妻施氏為他生了9個女兒,妾為他生了個有足疾的兒子孟皮,因此不能做繼承人。偪陽大戰(zhàn)7年之后,功成名就的叔梁紇向魯國的顏氏家族求婚,堪稱“紇粉”的顏家三姑娘顏徵在聰慧賢淑、深明大義,選擇嫁給了叔梁紇。5年之后,公元前551年八月二十七,她為叔梁紇生下一個兒子,這便是后來被稱為“萬世師表”的孔子。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歷史不是小說,但有時卻上演得比小說更傳奇、更精彩。
一座小城,一場戰(zhàn)爭,改變了一個家族;一個人物,一種學(xué)說,改變了整個中國和世界。
作為儒家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所倡導(dǎo)的“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不僅成為兩千多年以來中華民族的價值追求,今天也成為全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
距離那場戰(zhàn)爭2500多年后,還是在臺兒莊這片土地,發(fā)生了一次中華民族抵御外辱的戰(zhàn)爭,這就是發(fā)生在1938年春的震驚中外的臺兒莊大戰(zhàn)。這是一場正義戰(zhàn)勝邪惡的戰(zhàn)爭,我中華兒女同仇敵愾、眾志成城,在臺兒莊血戰(zhàn)日寇,此役中國軍隊以5萬余人傷亡的代價,斃傷日寇2萬余人,打得日本侵略者抱頭鼠竄,贏得了著名的臺兒莊大捷。臺兒莊大捷徹底打破了“日軍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臺兒莊也因此成為“中華揚威之地”!
臺兒莊唱響了中華正氣歌,凝聚了中國人的精氣神。當抗日戰(zhàn)爭進入相持階段,我八路軍一一五師運河支隊,在臺兒莊一帶開展敵后游擊戰(zhàn)爭,馳騁蘇魯交界、馬踏運河兩岸,在抗日烽火中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贊歌。運河支隊被羅榮桓元帥稱為“敢于在日本鬼子頭上跳舞”的隊伍,陳毅元帥則認為運河支隊“可以寫一部大書”,毛澤東主席對運河支隊的評價是——“一支很能打仗的隊伍”。
回首三千年,臺兒莊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斷地上演新的傳奇故事。
硝煙如昨,和平在今。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昨天,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今晚,我們可以坐在臺兒莊的夜航船上說:夢想如斯夫!一覺醒來,便是未來。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lián)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