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仙果之旅”推動共同富裕的上虞實踐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指出,率先在推動共同富裕方面實現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四季仙果之旅”是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推動共同富裕的實踐創新。上虞在全國率先探索出了一條以水果文化、水果園藝“串起”旅游,以旅游拉動商貿,促進農村農商文旅產業深度融合,以產業數字化撬動“四季仙果之旅”迭代升級,將綠色研發、生產、管理、營銷貫穿于“仙果”產業的全鏈條,促進農民增收的新路徑。
一、背景情況
上虞自然生態多元,文化底蘊深厚,土壤資源優越,水果品種豐富,是中國楊梅之鄉、中國葡萄之鄉。目前,上虞確定的“四季仙果”重點品牌有“野藤葡萄”“二都楊梅”“覆卮山櫻桃”“舜陽獼猴桃”及“丁宅桑果”五種,主產基地面積約4.8萬畝,主要分布于7個鄉鎮,已形成一鎮一品格局。在做精特色優勢產業過程中,注重延伸水果產業鏈、拓展價值鏈。向前研發水果新品種及“四季仙果”的觀賞產品,推出櫻(桃)花節、(青)梅花節等,向后拓展水果深加工和文化創意,開發楊梅酒、桑果酒、葡萄酒等延伸產品。同時,與其它特色農產品橫向聯動,帶動茶葉、竹筍、干菜、家禽、年糕、豆腐干等農副產品及以此為依托的家庭型、農莊型農家樂,促進農產品銷售。上虞還通過申請地理標志農產品保護,提升“四季仙果”知名度和美譽度,有效保護優質特色產品,增強品牌效應和競爭力,已有二都楊梅、丁宅水蜜桃、蓋北野藤葡萄通過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
二、主要做法
1.以農商文旅融合方式,放大“四季仙果之旅”致富效應。“鮮果”與“仙果”一字之差,體現的是文化差距。上虞深入挖掘“四季仙果”的歷史淵源、人文典故,賦予水果充分的文化內涵,厚植水果文化基因,做足“仙”字文章。如二都楊梅,500多年前,就有“稽出楊梅世無雙,深知風味勝他鄉”的詩句,被稱作“越中果品第一案”,曾是慈禧的必貢品,并且還有一個充滿深情的楊梅和郎琪草的傳說愛情故事。這些歷史典故賦予二都楊梅以豐富的文化價值。通過開發“浪漫春之旅”“清涼夏之旅”“喜悅秋之旅”“濃情冬之旅”主題游線,深挖“仙果養人,運動養身,休閑養心”內涵,建設“四季仙果之旅”精品大道,打造“書香果韻”“特色仙果”等特色精品景觀帶,舉辦“生態休閑旅游節”,延續傳統的“四季仙果”快樂采摘游、“虞舜文化”精華體驗游、“新商都”歡樂購物游三大系列,緊緊串連起觀光、休閑、采摘、運動、體驗、購物等消費鏈條。
2.以省級“四季仙果”數字化產業發展示范建設項目為主抓手,推動“四季仙果之旅”數字化升級。在生產端,推動基地數字化改造,開發“蓋北智慧葡萄園”“謝塘數字梨園”,實現數控化管理、精細化生產;在監管端,構建農產品“一碼歸集”“全程追溯”數字系統,打造農資監管系統,倒逼綠色生產。在銷售端,創新數字營銷,豐富四季仙果“電商直播+節會活動”模式;在平臺端,推進新華網“溯源中國·四季仙果”數字經濟平臺建設,創新“數字果園”“文旅果園”“社交果園”“碼上果園”服務模式,開發線上四季仙果精品旅游線路。目前,蓋北野藤葡萄園數字化項目已實施了設施環境信息實時監測和監控、光溫水肥精準調控設備、葡萄綠色病蟲害防控、葡萄生產全鏈條追溯等“四大系統”。
3.以系統化思維,創新“四季仙果之旅”的運作模式。一是組織推進體系。從組織、策劃、規劃、標準、政策等五方面進行統籌布局,致力于引導和規范“四季仙果之旅”的發展。二是資源整合體系。創新并深層次推動農、旅、文、商等各類資源的融合互動,放大綜合效應。三是基地建設體系。提高基地的規模、檔次,提升水果的品種、品質,實施生產精品化、種植規模化、栽培設施化、農民組織化、觀賞園藝化、配套景區化戰略。四是品牌營銷體系。組合好節會、媒體、企業、市場等元素,增強品牌影響力,擴大“四季仙果之旅”知名度。構建產銷一體化系統,推進產銷對接,推動基地與明康匯等大型企業開展購銷合作。五是專業服務體系。注重品牌內涵、人才隊伍、市場規范等軟性實力的積累,提升服務水平、優化旅游環境。
三、成效影響
1.提升特色農產品全產業鏈價值。通過水果產業鏈與創新鏈結合,在水果產業鏈的“微笑曲線”兩端創新開發,提升水果產業附加值,提高“綠水青山”生態產品的溢價。通過推進優勢水果由初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轉化,提高水果加工的科技化、規模化水平,提高水果的品牌效應。通過挖掘上虞鄉村人文之美,開辟滿足居民鄉野消費新需求的全新市場空間,開發現代多功能農業價值。通過發展水果電子商務,挖掘消費者越來越喜歡原生態有機水果的潛在市場,打通農村電商“最后一公里”和農產品進城“最先一公里”,拓展市場渠道,提高市場份額。在“四季仙果之旅”的牽引下,上虞區“吃、住、行、游、購、娛”全面發展,景區游客接待量、星級飯店入住率、大型商場銷售收入等亦有較大幅度增長。
2.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在“四季仙果之旅”帶動下,城鄉交通、供水、電網、通信等基礎設施一體化進程加快,城鄉區域公共服務供給差距不斷縮小,現代快遞物流網較快構建,農業農村資源有效開發,民宿業得到快速發展,生態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村民生活環境得到極大改善,美麗鄉村建設加速推進,使綠色成為上虞發展最動人的色彩。與此同時,“四季仙果之旅”的人氣、商氣和財氣也調動了謝晉故居等文化景點建設的積極性,帶動了覆卮山旅游度假村等一批休閑度假項目建設。2020年底,建成省旅游強鎮3個、省特色旅游村7個、省級白金宿1個、省級金宿1個、省級銀宿2個。
3.促進農民增收。上虞現有重點水果專業合作社110家,其中省級示范性專業合作社7家;共有社員5600余人,聯結基地4.8萬畝,帶動農戶1.2萬戶。既推動農民就近就地創業就業,又較快推進了農民致富增收行動及農家旅游致富計劃,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得到進一步拓展,“金山銀山”的含量不斷提高,生態產品價值得以有效實現,農民致富之路越走越寬廣。以二都楊梅為例,去年平均售價為20元/斤,品質園區的售價達30元/斤,某些珍稀品種如水晶楊梅的售價更高達220元/斤。2020年,上虞“四季仙果之旅”帶動農業和旅游收入83.6億元,占旅游總收入的56%,水果銷售額達27.6億元,實現了“綠起來、富起來”。
四、經驗啟示
1.推動共同富裕,要著力創新農村產業融合的結合點。農村產業融合路徑很多,但必須尋找到最能激發本地域自然稟賦的高質量、可持續、綠色化融合之路。要賦能特色農產品以地域獨具的文化靈性,將文化、園藝、農村景觀、農事活動和綠色生態作為系統性要素吸引集聚游客,使單純提供農產品的第一產業與提供文化、休閑、旅游、康健、體驗、服務的第三產業及農產品深加工的第二產業深度融合,豐富鄉村經濟業態。
2.推動共同富裕,要著力創新城鄉深度融合的結合點。城市與鄉村是不可分割的地域系統,是緊密聯系的生命共同體,城鄉融合的難點之一是尋找到一條串聯聚合起城鄉各種要素和價值的新穎載體。要充分激發城鄉各種生產要素的潛在優勢并促進城鄉要素順暢流動,開拓出一條具有區域辯識度的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徑。
3.推動共同富裕,要著力創新農業轉型與農民致富的結合點。長期以來,“銷售難”“增產不增收”是廣大農民最憂最急的問題,農業轉型是破解這一難題的重要路徑。要從多方位促進特色農產品的轉型。在生產方式上,實現從小到大、從粗放到精致、從生產型到休閑型、從果農采摘到游客采摘、從傳統方式向數字化改革的轉化。在組織方式上,推動向專業合作社轉型發展。
4.推動共同富裕,要著力創新政府服務三農與構建鄉村和諧之美的結合點。農業發展,需要優化營農環境,構建鄉村和諧之美是優化營農環境的基礎。廣大干部要通過近距離、面對面服務,使農民有切實可體悟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認同感,在農民中樹立良好形象,使得由干群關系等所構成的各種鄉村社會關系呈現出和諧之美,形成社會和睦團結向上的濃厚氛圍。
(作者單位: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委黨校)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