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發布
人民網北京4月7日電 (記者郭冠華)4月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2021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以行業數據為分析藍本,從內容題材、內容消費、創作生態、網文IP和網文出海五個層面分析網絡文學的發展脈絡和趨勢特征。
《報告》指出,網絡文學被賦予用情用力書寫中國故事,推進、助力全民閱讀的新使命與新任務,展現出應有的社會責任和文化擔當,呈現出繼往開來、氣象一新的風貌特質。截至2021年底,我國網絡文學用戶總規模達到5.02億,較去年同期增加4145萬,占網民總數的48.6%。根據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發布的《2020中國網絡文學藍皮書》顯示,“95后”已成為創作主力,自2018年以來實名認證的新作者中“95后”占比達到74%。
《報告》提出,2021年,大眾創作推進“題材轉向”,網絡文學成為反映當下時代生活和社會思潮的一面鏡子。各行各業一線從業者涌入創作隊伍,用網文記錄行業發展、時代風貌,側寫中國當代的經濟騰飛與科技發展,彰顯中國精神,展現中國氣象。網絡文學成為大眾創作、普通人記錄中國故事的重要手段。數據顯示,現實題材2016-2021五年內復合增長率超30%,位于全類目第二,也是2021年增速TOP5的品類;與此同時,科幻題材已成為網絡文學的五大品類之一,是科幻小說本土化的重要路徑。
《報告》表示,網文出海方面也實現階段性跨步,全方位傳播、大縱深推進、多元化發展的全球局面正在形成,出海模式從作品授權的內容輸出提升到了產業模式輸出,“生態出海”的大趨勢已嶄露頭角。
近年來,中國網絡文學共向海外傳播作品10000余部。其中,實體書授權超4000部,上線翻譯作品3000余部,網站訂閱和閱讀APP用戶1億多。中國網絡文學國際傳播經歷了從個人授權出版、平臺對外授權、在線翻譯傳播到本土生態建立4個發展階段,傳播方式主要以實體書出版、IP改編傳播、在線翻譯傳播、海外本土化傳播、投資海外平臺為主。
此外,《報告》還特別指出版權保護的重要性。2020年,中國網絡文學整體市場規模為288億元,盜版損失規模同比2019年上升6.9%,達到60.28億元,盜版損失規模占總體市場規模的21%。《報告》認為,應進一步強化對網絡文學版權保護的監管力度、打擊力度和宣傳力度,形成自上而下綜合治理的常態,從盈利源頭斬斷盜版利益鏈條。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