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門印發《關于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意見》
為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國家開發銀行近日聯合印發《關于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系統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準確把握鄉村振興戰略的科學內涵,圍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促進共同富裕,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強化以城帶鄉、城鄉互促,以文化產業賦能鄉村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保護利用,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傳承發展農耕文明,激發優秀傳統鄉土文化活力,助力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積極貢獻。
《意見》把“文化引領、產業帶動”“農民主體、多方參與”“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科學規劃、特色發展”作為基本原則,并提出到2025年,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有效機制基本建立,優秀傳統鄉土文化得到有效激活,鄉村文化業態豐富發展,鄉村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利用,鄉村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文化產業對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帶動作用更加顯著,對鄉村文化振興的支撐作用更加突出。
《意見》明確了創意設計、演出產業、音樂產業、美術產業、手工藝、數字文化、其他文化產業、文旅融合等8個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重點領域,提出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建立匯聚各方人才的有效機制、加強項目建設和金融支持、統籌規劃發展和資源保護利用等4個方面政策舉措。
《意見》在“文旅融合賦能”部分提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創意設計、演出、節慶會展等業態與鄉村旅游深度融合,促進文化消費與旅游消費有機結合,培育文旅融合新業態新模式。實施鄉村旅游藝術提升計劃行動,設計開發具有文化特色的鄉村旅游產品,提升鄉村旅游體驗性和互動性。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鄉村旅游各環節,支持利用非遺工坊、傳承體驗中心等場所,培育一批鄉村非遺旅游體驗基地。支持有條件的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地建設農耕文化體驗場所,弘揚優秀農耕文化。鼓勵各地加強“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建設,塑造“一鄉一品”“一鄉一藝”“一鄉一景”特色品牌,形成具有區域影響力的鄉村文化名片,提升鄉村文化建設品質,充分開發民間文化藝術研學游、體驗游等產品和線路。全面推進“創意下鄉”,有效提升旅游商品開發水平和市場價值。
《意見》要求,地方各級文化和旅游、教育、自然資源、農業農村、鄉村振興部門和國家開發銀行各級機構要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加強部門協同,協調各方力量,統籌各類資源,加大支持力度,扎實推進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工作。文化和旅游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遴選一批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縣(市、區),充分發揮縣域統籌規劃、資源配置作用,探索體制機制創新,總結經驗做法,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示范。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