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臀,中文字幕无码人妻波多野结衣,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亚洲人成在线网站

首頁 > 首頁 > 國內 > 正文
  • 新華全媒+丨用生命延續生命——清明時節走進人體器官捐獻紀念園

      新華社重慶4月3日電(記者吳燕霞、楊仕彥)又是一年清明時,紛飛的小雨仿佛是在清洗墓碑上的淚痕。走進位于重慶璧山區的重慶市人體器官捐獻紀念園,捐獻者家屬、受捐者、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等齊聚于此,共同緬懷逝者,寄托對遺體和器官捐獻者的無限哀思。

       緬懷紀念活動現場 新華社記者 楊仕彥 攝

      在緬懷紀念活動現場,捐獻者家屬蔣歡說:“當我在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表上代父親簽下名字的那一刻,我都不明白父親為何會做這樣的決定。直到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告訴我,父親的器官已經移植到了病人的身上,成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

      “這一刻,我才真正認識到父親的偉大,認識到生命的意義所在。我感覺他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存在和延續,他并沒有真正離開我。”蔣歡說。

      2010年,中國正式啟動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這一職業隨之產生。手機24小時開機、接到電話后立即奔赴現場,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周麗娟已記不清,有多少個夜晚是在醫院度過。

      “在協調工作中,我們也會受到來自家屬的誤解、拒絕甚至謾罵。”周麗娟也曾沮喪,但是她說,“每當腦海里浮現出苦苦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想到他們對生命充滿渴望的眼神,我的內心就會涌出一股力量,那是一種責任和使命。”

      萬穎就是一名接受了眼角膜移植的受益者。2012年,萬穎被醫生告知她的角膜邊緣變性隨時都有穿孔的可能,一旦角膜穿孔就意味著失明,因此急需進行角膜移植手術。

      

       緬懷紀念活動現場 新華社記者 楊仕彥 攝

      “在確診后等待移植的那段時間里,我和家人倍受煎熬,幾乎陷入絕望。幸運的是,我來到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慶市眼庫登記移植手術后,因為我的家人是2005年登記的一名遺體及角膜捐獻者,所以我得到了優先接受移植的排序,不久就順利進行了角膜移植手術并恢復了健康。”萬穎說。

      器官捐獻,是讓逝者用另一種方式在這個世界活著。萬穎動情地說:“我的家人也陪著那位受捐者在看世界,我也帶著我的角膜捐贈者,去欣賞世界的變化,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體會家庭的溫馨。”

      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重慶自1980年啟動遺體角膜捐獻、2012年啟動人體器官捐獻以來,已累計實現器官捐獻817例、遺體捐獻4929例、角膜捐獻2896例。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眼科教授張琪介紹,目前依托于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眼科的重慶市眼庫已獲得角膜捐獻2700余例,成功實施角膜移植手術幫助3300余位患者重見光明。

      

       緬懷紀念活動現場 新華社記者 楊仕彥 攝

      “雖然相對于龐大的角膜盲群體而言這遠遠不夠,但只要我們一直發展和推進,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了解、接受并參與捐獻眼角膜的善舉,為那些生活在黑暗中的角膜盲患者帶去希望和光明,為社會傳遞愛與感恩。”張琪說。

      正如捐獻者親屬寫下的紀念卡所言:時間不在于你擁有多少,而在于你如何使用。

      令人欣慰的是,器官捐獻正被越來越多人接受,器官移植事業也走進了春天,大批器官衰竭的病人因此獲得新生。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官網顯示,截至2022年4月2日,有效志愿登記人數超462萬人。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12377 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魯公網安備 370902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