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本培元,山東產業高質量發展打出組合拳
堅實的產業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石。日前,山東印發《2022年“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第二批)》(下稱《清單》),聚焦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給出11條高含金量支持措施。據介紹,這些政策緊密對接不久前剛發布的“十強產業”行動計劃,并與山東振作工業經濟、支持服務業發展等政策保持一致,以一套系統完善的政策“組合拳”為產業高質量發展固本培元。
根據《清單》,山東將實施標志性產業鏈突破工程,積極培育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促進機構,每家最高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山東推行‘鏈長制’以來,重點產業發展方向已定,路徑也比較明晰,但中小企業卡位入鏈‘進門難’、產業協同創新度不強等問題還有待破解。”省工業經濟聯合會秘書長張祥認為,這是《清單》提出培育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促進機構的初衷。
據了解,為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去年以來山東開展一系列產業鏈專場對接,就在上月初,針對高端化工(碳四)產業鏈,省企業聯合會、省瞪羚企業發展促進會又在鏈主企業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舉辦了一場對接會,參加對接的30家中小企業都是深耕細分市場的“單打冠軍”或“配套專家”。而系列對接也顯示,因溝通渠道不暢、試錯成本高等原因,過去“鏈主”選擇配套企業常“舍近求遠”,與本地、本省優質配套企業協同度不夠。在張祥看來,讓與企業溝通密切的協會等作為產業鏈發展促進機構,挖掘產業鏈鏈條式推進的空間與合作潛力,并以專項獎勵調動其積極性,山東上下游企業共同提升、協同發展的步子將更快。
對《清單》提到的“完善省屬企業創新發展考核”,省國資委考核分配處處長曾繁領很有感觸:“省屬企業的排頭兵作用不能只體現在資產、效益上,更要體現在科技創新方面;尤其在難度大、資源集成性要求高的高層次科研項目方面,省屬企業要勇于擔使命、當先鋒。”他介紹,省國資委正修訂完善省屬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辦法,預計月內發布;根據這一辦法,省屬企業科技創新將實行分類管理,其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科技創新投入按照兩倍數額視同企業實現的利潤;承擔省重點研發計劃的,按1.5倍視同利潤,其余研發投入都將全額視同利潤。
“我們會用足用好這些研發投入激勵政策,切實把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華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樊軍介紹,華魯集團今年計劃研發投入17.96億元,在上一年研發投入增長43%的基礎上再同比增長10.51%,開展68個重點科技創新項目的研發和技術攻關以及55個產品的一致性評價工作,申報3項省級以上科技進步獎。華魯集團在對子公司的經營業績考核中,也會將研發費用視同利潤加回。同時,加大對子公司主要負責人創新考核力度,創新考核占子公司主要負責人績效考核的比例將達到30%。
不只國企,《清單》對“專精特新”這一中小企業里的佼佼者也予以高度關注。山東已連續兩年拿出1億元財政資金支持有明確上市計劃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清單》進一步提出對“專精特新”企業給予不超過公司總股本25%的股權投資支持,加快推進其上市。對此,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透露,政策重點支持有高成長性、上市意愿強烈、近3-5年內可能在境內外上市的符合有關條件的“專精特新”企業,山東將優選這類中小企業納入省上市后備資源庫,給予資本、智力等多重要素扶持。
今年是山東數字經濟發展的“重點突破”年,省財政廳副廳長袁培全針對《清單》里“推動數字經濟重大創新和應用示范”提到,在前期激勵政策基礎上,今年將繼續精準發力,一方面是對企業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貫標給予最高10萬元費用補助,另一方面,對數字經濟重大創新和應用示范項目給予財政股權投資等激勵。
“鼓勵企業開展DCMM貫標是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構建數據要素市場、發揮數據價值的重要手段。”省工信廳數據產業推進處副處長王俊人介紹,山東在2月已發布第一批DCMM貫標試點企業名單,近期將組織第二批的申報,希望通過上述補貼政策,引導帶動企業盡快提升數據管理能力,挖掘數據要素價值。
“近些年各類數字經濟基礎設施持續完善,有待強化使用、促進技術創新迭代。上述政策有望進一步激活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動力。”今年初,海爾集團成立了科學與技術委員會,海爾智家副總裁、全球超前研發總經理王曄介紹,未來3年內海爾將建立專項產業基金400億元,研發投入600億元,聚焦AIoT/感知與交互等領域,瞄準工業智能BaaS引擎等行業核心技術難題,繼續強化數字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
《清單》還圍繞環保、用地用海、知識產權等領域提出多項產業高質量發展服務保障措施。其中,重污染應急期間對減排分類施策是一項關注度很高的內容。
“針對污染排放較重的39個重點行業,從裝備水平及生產工藝、污染治理技術、排放限值、無組織排放、監測監控水平、環境管理水平、運輸方式、運輸監管8個方面,將企業環保績效評定為A、B、C、D四個等級。”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重污染應急期間,A級企業可不停產限產,自主采取減排措施;B級企業可少實施減排;C級和D級企業則要按相關規定加大減排措施力度,這將引導企業自覺提高治污水平、加強環保管理,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此外,涉及民生、外貿、戰略新興產業也將納入應急保障,避免應急減排時“一刀切”。
■企業感言
山東太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應廣東:
山東在造紙行業深入實施“鏈長制”工作機制,推動產業鏈“上延”“中優”“下拓”,取得很好的效果。不久前發布的“十強產業”行動計劃新增了現代輕工紡織產業,這次政策清單又提出積極培育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促進機構,都讓我們感到暖心提氣,進一步堅定了高質量發展的信心。
作為造紙產業鏈“鏈主”企業,太陽紙業將堅持創新驅動,增強核心競爭力,加力研發生物基纖維材料技術,讓纖維素進一步實現高質化應用,同時擴大制漿造紙產品附加值和應用領域,推動全省造紙產業加速向數字化、智能化、綠色發展的方向邁進。
■專家點評
山東省工業經濟聯合會秘書長張祥:
《清單》聚焦“專精特新”企業給予的一系列政策支持,尤其是資本服務方面的支持是非常有必要的。這類企業是推動產業鏈供應鏈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但同時,作為中小企業,面對疫情以來產業競爭格局和市場形勢的變化,“專精特新”企業也急需進一步增強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實現高質量發展。政策出臺后,預計對“專精特新”企業參與北交所等多層次資本市場將產生積極效果,這將幫助這類企業掌握更多資源去提升高品質、個性化、尖端化產品的供給能力,帶動相關產業轉型升級。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