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全周期服務,打造科創金融“金字招牌”
全國首個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實施方案發布,為科創企業提供精準支持
強化全周期服務,打造科創金融“金字招牌”
3月31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解讀《山東省濟南市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2021年11月25日,人民銀行等8部委印發《山東省濟南市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濟南獲批成為全國首個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試驗區申建成功來之不易,各方對試驗區建設都寄予厚望。”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李坤道介紹,《實施意見》主要包括健全科創金融組織體系,完善科技創新全周期金融服務,推動金融、科技和產業融合發展,推進要素市場和平臺建設,促進區域金融合作開放,優化金融生態環境等6個方面31項內容。
科創企業具有輕資產、投入高、前期收入少和盈利情況不確定等特點,與傳統信貸模式不匹配。“我們提出加快發展專業化科創金融機構,引入聚集科創金融資源,加大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等5方面措施。”李坤道說,重點要在爭取設立科創金融專營銀行,探索建立試驗區科創金融特色機構評價標準、業務體系和監管制度,支持地方金融開展“監管沙盒”試點等方面加大力度。
科創金融的實施,離不開銀行保險機構的廣泛參與。“山東銀保監局鼓勵銀行保險機構在試驗區設立科創金融特色機構,在行政許可、考核評價、信貸審批和產品創新權限等方面,予以適當傾斜。”山東銀保監局二級巡視員許彥峰介紹說。
如何讓金融機構大膽發力科創金融?許彥峰提到,山東銀保監局將全面落實盡職免責管理,推動試驗區實現科技企業貸款余額、貸款戶數持續增長,提高對科技創新型小微企業不良貸款的監管容忍度,對科創小微企業貸款不良率高于各項貸款不良率在一定合理范圍內的,不作為監管部門監管評級和銀行內部考核評價的扣分因素。
強化全周期金融服務,是科創金融的核心要義。李坤道介紹,針對處于不同階段的科技創新型企業,提出天使投資、創業投資、信貸服務創新、科創擔保增信、知識產權、科技保險服務、上市發債融資等8條工作措施,為科技創新型企業提供全鏈條、全周期金融服務。
如何打造科創金融這一“金字招牌”?濟南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馮毅提到,將加快建立多層次、廣覆蓋的科創企業庫,探索制定相關標準,將企業劃分為初創期、成長期和成熟期,根據處于不同時期企業的特點和需求,提供精準支持。他提到,還將積極推動駐濟金融機構制訂行動方案,加快形成駐濟金融機構在科創金融領域“一行一司一品牌”新格局。
《實施意見》還特別提到人才賦能。“要將人才資本要素賦予金融屬性,構建‘人才有價’評估模型,創新開發‘人才貸’系列專屬信貸產品,探索建立‘人才貸’申報、評價、推廣、獎勵和風險補償機制。”李坤道說。
降低融資成本,才能讓科創企業輕裝上陣。據介紹,人民銀行濟南分行正在制定《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2022年建設濟南市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工作要點》。“濟南分行將重點發揮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信貸政策工具的結構引導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試驗區科技創新型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并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副行長王京輝說,人民銀行濟南分行營業管理部將創設“央行資金科創貼”,設立20億元再貼現專項額度,引導金融機構為濟南市科創企業提供票據融資支持。
相比間接融資,直接融資更看重企業成長潛力,對風險容忍度高,對科技創新型企業包容性更強。山東證監局副局長張兆兵介紹,要把握注冊制改革的機遇,推動科創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重點推動“硬科技”企業登陸科創板、“三創四新”企業登陸創業板、“專精特新”企業登陸北交所;要積極引入外資依法設立證券公司,推動新設公募基金公司,為科創企業和居民財富管理提供全方位資本市場服務。
(大眾日報記者 王新蕾 報道)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