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山東手造,您知道嗎?
三月春暖,鳥語花香,在這草長鶯飛的美好時節,飛舞的濰坊風箏,怒放的巨野工筆牡丹……快和這些“山東手造”來一場絕美邂逅吧!
濰坊風箏
濰坊是世界風箏的發源地,風箏,古稱“鳶”,濰坊又稱濰都,鳶都,可見濰坊制作風箏歷史的悠久。現在世界上70%以上的風箏都是濰坊生產的。2006年5月,濰坊風箏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淄博陶瓷
2018年6月9日晚,作為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歡迎宴會用瓷——華青瓷“千峰翠色”系列用瓷驚艷亮相。不同于傳統瓷器僅釉面的一層青色,華青瓷的青由內而外,自成一派,72道工序制作而出的華青瓷造型簡約大氣,線條挺拔流暢,清澈通透,溫潤欲滴。2011年6月,淄博陶瓷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臨沭柳編
“編筐、編簍,家家都有”說的便是臨沭柳編。柳枝、桑條、荊條等柔軟易彎、粗細勻稱,在能工巧匠手下變幻成各種造型美觀、輕便耐用的工藝品。枝條在指尖飛舞,席、筐、簍、簸箕、食盤,草柳編制成的傳統生活用品廣受國內百姓的歡迎。吊籃、燈罩、動物造型等新式工藝擺件。遠銷海外,從“下里巴人”到“陽春白雪”,臨沭柳編迎來新的蝶變。
肥城桃木雕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描繪了令人向往的肥城春景圖。春景有謝,桃木雕刻可以將美景長久駐留于人們心間。雕鑿點刻,屏氣凝神,刻刀深深淺淺地“吻著”桃木,手起刀落,原本廢棄當作燒火棍的桃木正一點點被賦予生機。一層描繪、一層雕琢,如此反復,呈現出的作品立體通透,生動細膩。2006年12月,肥城桃木雕刻被列入第一批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巨野工筆牡丹畫
巨野工筆牡丹畫將菏澤牡丹做為主要創作題材,牡丹入畫,驚艷世界,成為山東特色文化的一張名片。巨野縣是中國文聯命名的“中國農民繪畫之鄉”,也是中國工筆畫學會命名的“中國工筆畫之鄉”。全國各大畫廊、畫店銷售的手繪工筆牡丹畫,80%來自巨野。2021年,巨野工筆牡丹畫被列入第五批山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共泰安市委宣傳部主管 泰安日報社主辦 地址:泰山大街333號泰安傳媒集團22樓 聯系電話:0538-6272000 郵編:271000
中華泰山網 版權所有:Copyright(C) my053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魯B2-20100031號 魯ICP備08005495號-1